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分子遗传学论文

复制压力抑制同源重组修复的机理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缩略词第8-11页
第1章 引言第11-43页
    1.1 DNA双链断裂损伤第11页
    1.2 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第11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同源重组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微同源末端连接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非同源末端连接第19-20页
    1.3 DNA末端剪切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DNA末端剪切调控的时序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起始剪切和长距离剪切协同作用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MRX-Sae2介导起始末端剪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Sgs1-Dna2与Exo1介导长距离末端剪切第23-26页
    1.4 S期内检查点第26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酿酒酵母损伤检查点简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S期内的检查点第27-38页
    1.5 Mrc1研究进展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Mrc1结构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Mrc1功能及其互作蛋白第38-42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2-43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43-69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用菌株和引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培养基与溶液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用仪器与试剂第46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46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因敲除与融合蛋白的构建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酵母转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酵母基因组提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落PCR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Western Blot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DSB末端剪切速度检测(Southern blot)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(ChIP)第60-69页
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69-92页
    3.1 复制压力抑制DNA双链断裂末端剪切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DNA末端剪切研究系统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复制压力抑制DNA双链断裂末端剪切的起始与延伸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复制压力抑制Sgs1-Dna2和Exo1两条冗余剪切途径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复制压力抑制了DSB末端剪切相关酶的招募第74-75页
    3.2 复制压力引起的DNA双链断裂末端剪切抑制由Mrc1介导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敲除MRC1部分回复复制压力下DSB末端剪切缺陷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敲除MRC1部分回复复制压力下剪切酶的招募第77-79页
    3.3 敲除RAD9和DOT1不影响复制压力下DSB末端剪切第79-81页
    3.4 S期检查点对DSB末端剪切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HU介导的DRC的维持对于抑制末端剪切是必须的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激酶Mec1和Rad53促进DSB末端剪切速度维持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检查点通路效应蛋白Chk1抑制复制压力下DSB末端剪切第85-87页
    3.5 复制压力下Mrc1对同源重组是必须的却抑制同源重组蛋白募集第87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复制压力下Mrc1对于同源重组是必须的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缺失MRC1不影响RFA1与Rad51的表达量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Mrc1介导复制压力抑制同源重组因子的招募第90-92页
第4章 总结与讨论第92-99页
    4.1 复制压力抑制DNA双链断裂末端剪切第92-93页
    4.2 复制压力引起的DNA双链断裂末端剪切抑制由Mrc1介导第93-94页
    4.3 敲除RAD9和DOT1不影响复制压力下DSB末端剪切第94-95页
    4.4 S期检查点对DSB末端剪切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第95-96页
    4.5 复制压力下Mrc1对同源重组是必须的却抑制同源重组蛋白募集第96-97页
    4.6 Mrc1抑制复制压力下同源重组修复机制探讨第97-99页
参考文献第99-111页
附录一第111-112页
附录二第112-114页
附录三第114-116页
附录四第116-117页
致谢第117-118页

论文共1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he Effect of Magnesium on Calcificaton of Coccolithophore Pleurochrysis Carterae
下一篇: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