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项目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项目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项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4-23页 |
1.4.1 经济效益分析相关概念和常用的方法 | 第14-20页 |
1.4.2 工程经济分析使用的各类指标 | 第20-21页 |
1.4.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1页 |
1.4.4 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改造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3-38页 |
2.1 给水泵运行方式 | 第23-25页 |
2.1.1 给水泵简介 | 第23页 |
2.1.2 给水泵运行方式比较 | 第23-24页 |
2.1.3 给水泵运行方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| 第24-25页 |
2.2 松花江热电厂及其机组运营情况简介 | 第25-33页 |
2.2.1 松花江热电厂机组运营情况简介 | 第25-26页 |
2.2.2 松花江热电厂一期机组给水泵运行方式概述 | 第26-28页 |
2.2.3 松花江热电厂一期机组主要设备概述 | 第28-33页 |
2.3 松花江热电厂总对外供汽能力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 松花江热电厂一期机组给水泵运行方式经济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5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运行方式存在问题及成因 | 第35-36页 |
2.6 松花江热电厂一期机组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的必要性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改造项目方案 | 第38-47页 |
3.1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概述 | 第38页 |
3.2 汽动给水泵运行方式技术经济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3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原则 | 第40页 |
3.4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工程的范围 | 第40页 |
3.5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项目的建设原则及要求 | 第40-41页 |
3.6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工程的资源节约措施 | 第41页 |
3.7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的环境保护措施 | 第41-42页 |
3.8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工程的进度安排 | 第42-43页 |
3.9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 | 第43-47页 |
第4章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改造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| 第47-53页 |
4.1 给水泵技术选择原则 | 第47页 |
4.2 给水泵各工况参数技术选择 | 第47页 |
4.3 给水泵的汽轮机选择 | 第47-49页 |
4.4 给水泵相关设备技术选择 | 第49页 |
4.5 汽动给水泵相关系统设计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6 给水泵布置方案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7 总平面布置方案 | 第51页 |
4.8 技术可行性分析结论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改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| 第53-62页 |
5.1 给水泵改造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原则 | 第53页 |
5.2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的投资估算 | 第53-56页 |
5.3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56-60页 |
5.4 经济影响总体分析与评价 | 第60-62页 |
第6章 松花江热电厂给水泵改造项目风险及环境影响分析 | 第62-67页 |
6.1 风险分析概述 | 第62页 |
6.2 建设和工期风险分析 | 第62页 |
6.3 社会风险分析 | 第62-63页 |
6.4 市场和投资风险分析 | 第63-65页 |
6.5 给水泵运行方式改造方案的社会及环境影响分析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