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英文缩略词表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-12页 |
| 1.1.1 痛风的诊断标准 | 第8-9页 |
| 1.1.2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区别与联系 | 第9页 |
| 1.1.3 痛风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| 第9-10页 |
| 1.1.4 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| 第10页 |
| 1.1.5 痛风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33页 |
| 2.1 试验样本的选择 | 第16-17页 |
| 2.1.1 试验样本的纳入标准 | 第16-17页 |
| 2.1.2 试验样本的排除标准 | 第17页 |
| 2.2 试验方法及过程 | 第17-30页 |
| 2.2.1 血液样本和相关生化指标的收集 | 第17-18页 |
| 2.2.2 血液DNA样本的提取 | 第18-21页 |
| 2.2.3 基因测序 | 第21-25页 |
| 2.2.4 HRM法分析ABCG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| 第25-28页 |
| 2.2.5 HRM法的基因多态性与基因测序结果验证 | 第28-30页 |
| 2.3 统计学分析 | 第30页 |
| 2.3.1 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| 第30页 |
| 2.4 结果及结论 | 第30-33页 |
| 2.4.1 SNP位点(rs2231142)基因型检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| 2.4.2 rs2231142位点与相关生化指标关联性 | 第31-32页 |
| 2.4.3 PCR-HRM方法学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讨论 | 第33-38页 |
| 3.1 HRM技术及评价 | 第33-35页 |
| 3.2 ABCG2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的研究及展望 | 第35-3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3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