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| 第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0-12页 |
2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概述 | 第12-26页 |
·建筑设计课程本科教学现状 | 第12-19页 |
·国内重点院校高年级建筑设计系列课调查分析 | 第12-17页 |
·国内重点院校高年级实践教学环节调查分析 | 第17-19页 |
·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产生 | 第19-24页 |
·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市场人才需求的改变 | 第20页 |
·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——设计工作室体制的出现 | 第20-21页 |
·国外相关教学模式借鉴 | 第21-24页 |
·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——教授设计工作室介绍与分析 | 第26-44页 |
·教授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教学特点 | 第26页 |
·典型实例——东南大学"3+2"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 | 第26-38页 |
·总体介绍 | 第26-28页 |
·特色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教授设计工作室下四年级设计题目介绍 | 第31-38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| 第38页 |
·典型实例——天津大学"1+4"与"2+3"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 | 第38-42页 |
·总体介绍 | 第38-39页 |
·特色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| 第41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4页 |
4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——建筑师设计工作室介绍与分析 | 第44-60页 |
·需要建筑师设计工作室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 | 第44-45页 |
·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| 第44页 |
·理解建设单位需求的能力以及协调沟通能力 | 第44-45页 |
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熟练与提高 | 第45页 |
·建筑师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教学特点 | 第45-46页 |
·典型实例——中建西北院屈培青建筑师设计工作室 | 第46-58页 |
·特色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典型设计案例介绍 | 第48-57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5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"设计工作室体制"发展 | 第60-72页 |
·设计工作室体制的发展思路 | 第60-61页 |
·"新理念"与"职业性"并重的培养目标 | 第60页 |
·设计中要以人文的精神来尊重建筑技术 | 第60-61页 |
·应有互动式的教学辅助手段 | 第61页 |
·设计工作室体制的实施策略 | 第61-64页 |
·对建筑学专业现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调整与重构 | 第61-62页 |
·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进一步补充 | 第62-63页 |
·设计工作室的管理和评价标准 | 第63页 |
·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| 第63-64页 |
·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设计工作室体制建立 | 第64-71页 |
·根据不同地区的设计工作室体制构想 | 第64-67页 |
·根据不同院校背景的设计工作室体制构想 | 第67-70页 |
·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设计工作室体制构想 | 第70-71页 |
·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结语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图表目录 | 第77-80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附录 | 第81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