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经济增长的陕西省电力需求数量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电力经济相关性分析研究综述 | 第10页 |
·电力需求与负荷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的优、缺点 | 第11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现状分析 | 第14-24页 |
·陕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经济发展总水平 | 第14-15页 |
·产业结构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目前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| 第17-18页 |
·经济周期划分 | 第18页 |
·陕西省电力发展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陕西省电网现状 | 第18页 |
·电力供给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电力需求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电力需求增长趋势 | 第20-21页 |
·用电结构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电力需求周期划分 | 第22页 |
·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3 陕西省电力需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8页 |
·结构不合理 | 第24页 |
·电力需求仍显不足 | 第24页 |
·节能减排压力大 | 第24-26页 |
·电网建设亟需升级 | 第26-27页 |
·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固 | 第27-28页 |
4 陕西省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| 第28-49页 |
·电力与经济关系的模型理论介绍 | 第28-30页 |
·单位根检验 | 第28页 |
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28-29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29页 |
·误差修正模型(ECM) | 第29-30页 |
·陕西省电力与经济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| 第30-38页 |
·全社会用电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关系分析 | 第30-33页 |
·各产业用电量与各产业增加值增长关系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陕西省电力与经济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| 第38-44页 |
·影响陕西省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| 第38-41页 |
·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多变量单位根检验 | 第42页 |
·多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| 第42-43页 |
·多变量协整检验 | 第43-44页 |
·多变量误差修正模型 | 第44页 |
·基于经济增长的陕西省电力需求量预测 | 第44-49页 |
·预测模型的选择及对其预测精度的评价 | 第45-46页 |
·陕西省电力需求总量和各产业用电量预测及分析 | 第46-49页 |
5 陕西电力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| 第49-59页 |
·优化电源结构和电源布局 | 第49-52页 |
·"上大压小",提高发电效率 | 第49页 |
·积极探索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| 第49-51页 |
·电源布局模式化,"三大地区三种模式" | 第51-52页 |
·加快经济发展步伐,拓展陕西电力需求发展空间 | 第52页 |
·建立健全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政策长效机制 | 第52-57页 |
·关停小火电 | 第52-53页 |
·加强节能减排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| 第53-57页 |
·加快电网滚动发展步伐 | 第57-58页 |
·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| 第58-59页 |
6 结论 | 第59-62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·本文的不足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