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被动遥感观测 | 第13-14页 |
1.2.2 主动遥感观测 | 第14-15页 |
1.2.3 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遥感观测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| 第18-29页 |
2.1 站点介绍 | 第18-20页 |
2.1.1 SACOL站 | 第19页 |
2.1.2 张掖站 | 第19-20页 |
2.1.3 民勤站 | 第20页 |
2.1.4 敦煌站 | 第20页 |
2.2 仪器和数据介绍 | 第20-23页 |
2.2.1 太阳光度计CE | 第21-22页 |
2.2.2 微脉冲激光雷达MPL | 第22-23页 |
2.3 气溶胶特性的激光雷达反演算法 | 第23-25页 |
2.4 沙尘质量消光系数和质量浓度的反演算法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分类及观测特征 | 第29-41页 |
3.1 沙尘气溶胶的识别依据 | 第29-32页 |
3.1.1 沙尘气溶胶的被动识别 | 第29-30页 |
3.1.2 沙尘气溶胶的主动识别 | 第30-32页 |
3.2 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的识别和分类 | 第32-35页 |
3.3 西北地区沙尘和污染沙尘的观测特征 | 第35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西北地区沙尘质量消光系数的特征分析 | 第41-47页 |
4.1 沙尘质量消光系数k_(ext),c | 第41-42页 |
4.2 西北地区沙尘质量消光系数的频率分布 | 第42-44页 |
4.3 沙尘气溶胶质量消光系数与粒子有效半径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西北地区沙尘质量浓度的垂直特征分析 | 第47-63页 |
5.1 西北地区沙尘个例分析 | 第47-53页 |
5.1.1 自然沙尘 | 第47-50页 |
5.1.2 污染沙尘 | 第50-53页 |
5.2 西北地区沙尘质量浓度垂直特征 | 第53-56页 |
5.3 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反演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6-61页 |
5.3.1 k_(ext),c与沙尘消光系数对沙尘质量浓度反演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5.3.2 其他因子对沙尘质量浓度反演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未来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5-76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