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来源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2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| 第13-19页 |
2.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教育思想 | 第13-16页 |
2.1.1 以“圣人”、“君子”作为人生修养的目标 | 第13-14页 |
2.1.2 正人先正己,以身作则 | 第14-16页 |
2.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典型教育的思想 | 第16-19页 |
2.2.1 无产阶级政党要发挥先进典型作用 | 第16-17页 |
2.2.2 开展典型教育,宣传无产阶级思想意识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、特点及历史作用 | 第19-31页 |
3.1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6页 |
3.1.1 共产党员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| 第19-20页 |
3.1.2 树立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典型 | 第20-21页 |
3.1.3 运用典型加强无产阶级道德、法制纪律和革命精神教育 | 第21-23页 |
3.1.4 加强对典型的管理 | 第23页 |
3.1.5 运用反面典型进行教育 | 第23-24页 |
3.1.6 通过丰富多彩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典型教育 | 第24-26页 |
3.2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特点 | 第26-28页 |
3.2.1 时代性 | 第26页 |
3.2.2 真实性 | 第26-27页 |
3.2.3 群众性 | 第27页 |
3.2.4 层次性 | 第27-28页 |
3.3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 | 第28-31页 |
3.3.1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| 第28页 |
3.3.2 发展壮大了党和军队的力量 | 第28-29页 |
3.3.3 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毛泽东典型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| 第31-39页 |
4.1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作为典型教育的目标 | 第31-32页 |
4.1.1 坚持全面发展 | 第31页 |
4.1.2 注重个性发展 | 第31-32页 |
4.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典型教育的重要内容 | 第32-34页 |
4.2.1 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| 第32页 |
4.2.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| 第32-33页 |
4.2.3 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| 第33-34页 |
4.2.4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| 第34页 |
4.3 把握典型教育的着力点 | 第34-37页 |
4.3.1 科学选树、宣传典型 | 第34-35页 |
4.3.2 教育者尤其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 | 第35-36页 |
4.3.3 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相结合 | 第36-37页 |
4.4 创新典型教育方法和途径 | 第37-39页 |
4.4.1 组织实践活动,参与典型的评选和学习 | 第37页 |
4.4.2 利用现代媒介,尤其是网络进行推广 | 第37-39页 |
结束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