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1.1.1 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| 第11页 |
| 1.1.2 网络安全已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| 第11-12页 |
| 1.1.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研究匮乏 | 第12页 |
| 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| 1.3.1 网络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1.3.2 政策分析方法综述 | 第15-17页 |
| 1.4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| 1.4.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| 第17-18页 |
| 1.4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| 1.5 研究的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1.5.1 内容分析法 | 第18-19页 |
| 1.5.2 文献研究法 | 第19页 |
| 1.5.3 统计分析法 | 第19页 |
| 1.5.4 社会网络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辨析与理论综述 | 第20-29页 |
| 2.1 相关概念的辨析 | 第20-21页 |
| 2.1.1 网络信息政策 | 第20页 |
| 2.1.2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 | 第20-21页 |
| 2.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| 2.2.1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及构成 | 第21-22页 |
| 2.2.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4页 |
| 2.3 涉及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8页 |
| 2.3.1 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 | 第24-26页 |
| 2.3.2 政策工具理论 | 第26-28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分析框架的构建 | 第29-38页 |
| 3.1 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| 第29-30页 |
| 3.1.1 公共政策的现象形态理论 | 第29页 |
| 3.1.2 彼得·霍尔的政策范式理论 | 第29-30页 |
| 3.2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分析框架 | 第30-36页 |
| 3.2.1 研究对象 | 第30-34页 |
| 3.2.2 分析框架 | 第34-36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| 第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主体分析 | 第38-49页 |
| 4.1 政策主体分析 | 第38-42页 |
| 4.1.1 政策文本制定主体的构成 | 第38-40页 |
| 4.1.2 政策文本参与主体的构成 | 第40-42页 |
| 4.2 政策主体的合作程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4.3 政策主体的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4.3.1 政策主体的网络规模演变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4.3.2 政策主体的中间中心度和中心势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主题分析 | 第49-63页 |
| 5.1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政策领域划分 | 第49-55页 |
| 5.1.1 高频词构建 | 第49-51页 |
| 5.1.2 政策文本共词矩阵处理与构建 | 第51-52页 |
| 5.1.3 多元统计分析 | 第52-55页 |
| 5.2 基于政策领域的政策主题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5.2.1 分析类目构建 | 第55-56页 |
| 5.2.2 政策文本的选择与编码 | 第56-58页 |
| 5.3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主题统计 | 第58-62页 |
| 5.3.1 政策的数量变化 | 第58-60页 |
| 5.3.2 政策主题分布情况 | 第60页 |
| 5.3.3 主题分布时间分析 | 第60-62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六章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政策工具分析 | 第63-77页 |
| 6.1 政策文本的选择与编码 | 第63-66页 |
| 6.1.1 政策文本选择的依据 | 第63-65页 |
| 6.1.2 政策文本的编码 | 第65-66页 |
| 6.2 频数统计分析 | 第66-76页 |
| 6.2.1 政策工具维度 | 第66-75页 |
| 6.2.2 政策体系层次维度 | 第75-76页 |
| 6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77-81页 |
| 7.1 结论与启示 | 第77-79页 |
| 7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