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引言 | 第13-31页 |
1.1 世界设施农业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1.1 国外设施农业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2 中国设施农业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 温室加温方法与保温节能技术 | 第15-22页 |
1.2.1 温室加温能耗 | 第16-17页 |
1.2.2 温室加温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2.3 温室保温节能技术 | 第18-19页 |
1.2.4 温室地下贮热加温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3 水资源现状与节水灌溉 | 第22-25页 |
1.3.1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特点 | 第22-23页 |
1.3.2 农业用水现状 | 第23页 |
1.3.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 | 第23-24页 |
1.3.4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与分析 | 第24-25页 |
1.4 工厂化育苗技术与现状 | 第25-28页 |
1.4.1 穴盘工厂化育苗 | 第26-27页 |
1.4.2 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 | 第27-28页 |
1.5 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6 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1.7 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 | 第30-31页 |
2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设计与传热模型建立 | 第31-52页 |
2.1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设计原理 | 第31-33页 |
2.1.1 植物学原理 | 第31-32页 |
2.1.2 热力学原理 | 第32页 |
2.1.3 地下蓄热加温原理 | 第32-33页 |
2.2 温室热量收支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2.1 温室结构 | 第33-34页 |
2.2.2 温室热平衡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3 温室蓄热潜力分析与加温负荷的确定 | 第35-41页 |
2.3.1 温室蓄热潜力数学模拟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3.2 温室热负荷计算 | 第38-41页 |
2.4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设计 | 第41-47页 |
2.4.1 换热管道型式设计 | 第41-42页 |
2.4.2 蓄热体结构设计 | 第42-45页 |
2.4.3 风机选配 | 第45-46页 |
2.4.4 系统具体设计与建造 | 第46-47页 |
2.4.5 系统运行模式确定 | 第47页 |
2.4.6 蓄热加温原理与工作过程 | 第47页 |
2.5 温室地下蓄热加温系统传热过程与传热模型 | 第47-50页 |
2.5.1 传热过程分析 | 第48页 |
2.5.2 传热模型建立 | 第48-50页 |
2.6 结论与讨论 | 第50-52页 |
3 平地漫灌育苗系统设计与节水性能分析 | 第52-60页 |
3.1 平地漫灌育苗系统设计 | 第52-57页 |
3.1.1 设计原理 | 第52-54页 |
3.1.2 平地漫灌育苗系统设计 | 第54-56页 |
3.1.3 工作过程 | 第56-57页 |
3.2 节水性能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2.1 输水利用率 | 第57页 |
3.2.2 灌溉水利用率 | 第57-58页 |
3.2.3 降水利用率 | 第58页 |
3.3 结论与讨论 | 第58-60页 |
4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流体力学特性与换热量理论分析 | 第60-67页 |
4.1 试验方案 | 第60页 |
4.1.1 试验仪器 | 第60页 |
4.1.2 轴流式风机进口处流速测试 | 第60页 |
4.1.3 换热管道出口处流速测试 | 第60页 |
4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65页 |
4.2.1 轴流式风机入口处流速测试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2.2 换热管道内空气流速分布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2.3 对流换热量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3 结论与讨论 | 第65-67页 |
5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蓄热加温性能、效果与温度分布试验 | 第67-91页 |
5.1 试验设备 | 第67页 |
5.2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换热特性与蓄热加温性能试验 | 第67-75页 |
5.2.1 试验方案 | 第68页 |
5.2.2 主要计算公式 | 第68-69页 |
5.2.3 换热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9-72页 |
5.2.4 蓄热加温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5页 |
5.3 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蓄热加温效果与温度场分布试验 | 第75-83页 |
5.3.1 试验方案 | 第75-76页 |
5.3.2 蓄热加温效果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6-79页 |
5.3.3 纵向温度分布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9-83页 |
5.4 双层覆盖温室地下蓄热系统蓄热与保温效果 | 第83-89页 |
5.4.1 试验方案 | 第83-84页 |
5.4.2 蓄热与保温效果与分析 | 第84-89页 |
5.5 结论与讨论 | 第89-91页 |
6 平地漫灌育苗与灌溉水循环利用可行性试验 | 第91-111页 |
6.1 试验仪器与设备 | 第91页 |
6.2 育苗试验准备 | 第91-92页 |
6.2.1 供试作物与品种选择 | 第91-92页 |
6.2.2 基质选择 | 第92页 |
6.2.3 苗钵选择 | 第92页 |
6.3 泥炭土吸水特性分析与平地漫灌灌溉制度确定 | 第92-98页 |
6.3.1 试验方案 | 第93-94页 |
6.3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7页 |
6.3.3 平地漫灌灌溉制度确定 | 第97-98页 |
6.4 平地漫灌育苗试验 | 第98-103页 |
6.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98-100页 |
6.4.2 苗期温室气温与土温测试结果 | 第100页 |
6.4.3 幼苗生理指标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00-103页 |
6.5 灌溉水循环利用水质测试与分析 | 第103-107页 |
6.5.1 测试方法 | 第104页 |
6.5.2 水质测试结果 | 第104-105页 |
6.5.3 测试结果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6.6 平地漫灌灌溉量与灌溉均匀性测试与分析 | 第107-110页 |
6.6.1 试验方案 | 第107-108页 |
6.6.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08-110页 |
6.7 结论与讨论 | 第110-111页 |
7 温室地下蓄热平地漫灌育苗系统经济性分析 | 第111-117页 |
7.1 基本建设投资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7.1.1 基本建设投资 | 第111-112页 |
7.1.2 不同加温方式基本建设投资对比分析 | 第112页 |
7.1.3 不同灌溉方式基本建设投资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7.2 运行经济性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7.2.1 不同温室加温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 | 第113-114页 |
7.2.2 平地漫灌系统运行经济性分析 | 第114页 |
7.2.3 不同灌溉方式灌溉效果 | 第114-115页 |
7.3 综合效益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8 结论与建议 | 第117-119页 |
致谢 | 第119-1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0-12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