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 论 | 第9-17页 |
1.1 液压钻机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液压钻机的发展水平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内发展水平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发展水平 | 第11-12页 |
1.3 工程机械节能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.1 非电控节能装置 | 第12-14页 |
1.3.2 电子控制节能装置 | 第14-16页 |
1.4 本文所要完成的任务 | 第16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液压钻机系统分析及节能控制方案 | 第17-30页 |
2.1 液压钻机系统简介 | 第17-21页 |
2.1.1 定量系统 | 第17-18页 |
2.1.2 变量系统 | 第18-20页 |
2.1.3 系统功率比较 | 第20-21页 |
2.2 液压钻机能量损失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2.1 机械损失 | 第21-22页 |
2.2.2 液压油的压力损失 | 第22页 |
2.2.3 液压油的流量损失 | 第22-23页 |
2.2.4 发动机和泵匹配时的能量损失 | 第23-24页 |
2.3 液压钻机的功率匹配原则与节能原理 | 第24-27页 |
2.3.1 发动机的工作特性 | 第24-25页 |
2.3.2 发动机和变量泵的匹配原则 | 第25-27页 |
2.4 液压钻机节能控制方案的提出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节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| 第30-53页 |
3.1 发动机油门电控单元设计 | 第30-39页 |
3.1.1 发动机油门电控单元的组成 | 第30-31页 |
3.1.2 微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1.3 油门执行器的选择与研究 | 第33-35页 |
3.1.4 PWM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| 第35-36页 |
3.1.5 光电隔离及波形变换电路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3.1.6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2 主控单元的设计 | 第39-52页 |
3.2.1 主控单元的组成 | 第40页 |
3.2.2 液压泵变量调节系统 | 第40-46页 |
3.2.2.1 电控变量泵 | 第41页 |
3.2.2.2 比例控制器 | 第41-46页 |
3.2.3 加载系统 | 第46-47页 |
3.2.4 信号的采集与输入、输出转换系统 | 第47-52页 |
3.2.4.1 信号的测量与放大 | 第47-49页 |
3.2.4.2 转速信号的测量 | 第49-50页 |
3.2.4.3 输入输出信号转换系统 | 第50-5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节能系统算法研究及软件开发 | 第53-76页 |
4.1 主控制系统 | 第53-61页 |
4.1.1 模糊控制理论 | 第53-55页 |
4.1.2 电子节能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1.3 模糊控制器的语言变量 | 第56页 |
4.1.4 精确量的模糊化 | 第56-58页 |
4.1.5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及模糊关系矩阵的计算 | 第58-61页 |
4.1.6 模糊输出量的精确化 | 第61页 |
4.1.7 模糊控制表的获取 | 第61页 |
4.2 油门控制系统算法及软件设计 | 第61-75页 |
4.2.1 采样周期的选取 | 第62-63页 |
4.2.2 油门执行器模型的建立 | 第63页 |
4.2.3 油门执行器传递函数的推导 | 第63-66页 |
4.2.4 油门控制器控制算法的研究 | 第66-68页 |
4.2.5 系统控制性能评价指标 | 第68-69页 |
4.2.6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 | 第69-71页 |
4.2.7 继点自整定控制算法 | 第71-7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节能控制系统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76-87页 |
5.1 试验目的 | 第76页 |
5.2 实验内容 | 第76-78页 |
5.3 液压钻机节能控制试验台结构 | 第78页 |
5.4 试验所用仪器 | 第78页 |
5.5 测试系统可靠性检验 | 第78-82页 |
5.5.1 系统抗干扰方法 | 第78-80页 |
5.5.1.1 硬件抗干扰措施 | 第78-79页 |
5.5.1.2 软件抗干扰措施 | 第79-80页 |
5.5.2 测量系统各物理量的标定试验 | 第80-82页 |
5.5.2.1 转速的测量和标定 | 第80-81页 |
5.5.2.2 压力的测量和标定 | 第81-82页 |
5.6 钻机节能控制试验使用的软件 | 第82页 |
5.7 钻机节能控制系统性能试验 | 第82-85页 |
5.8 试验结果 | 第85-86页 |
5.9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7-89页 |
6.1 研究工作总结 | 第87-88页 |
6.2 继续研究方向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摘要 | 第93-95页 |
Abstract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