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40页 |
1.1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化学 | 第13-15页 |
1.1.1 绿色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1.2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2 绿色催化氧化 | 第15-21页 |
1.2.1 H_2O_2作氧化剂的绿色催化氧化 | 第16-19页 |
1.2.2 分子氧(O_2)作氧化剂的绿色催化氧化 | 第19-21页 |
1.3 串联反应与绿色合成 | 第21-24页 |
1.4 钒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| 第24-38页 |
1.4.1 钒催化氧化体系 | 第25-37页 |
1.4.2 钒作为Lewis酸时的催化作用 | 第37-38页 |
1.5 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芳香羧酸氧钒配合物催化的茴香脑选择氧化 | 第40-56页 |
2.1 前言 | 第40-41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2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41页 |
2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41-42页 |
2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42页 |
2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4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4页 |
2.3.1 催化剂的光谱特征 | 第42-44页 |
2.3.2 配体对茴香脑氧化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2.3.3 溶剂对茴香脑氧化的影响 | 第46页 |
2.3.4 辅助碱对茴香脑氧化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2.3.5 反应时间对茴香脑氧化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2.3.6 茴香脑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| 第50-5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三章 芳香羧酸掺杂的钒催化剂催化异丁香酚选择氧化 | 第56-66页 |
3.1 前言 | 第56-57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7-58页 |
3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57页 |
3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57页 |
3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57-58页 |
3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5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5页 |
3.3.1 钒催化剂的光谱特征 | 第58-60页 |
3.3.2 钒催化剂对异丁香酚氧化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3.3.3 反应温度对异丁香酚氧化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3.3.4 反应介质对异丁香酚氧化的影响 | 第62-65页 |
3.3.5 反应时间对异丁香酚氧化的影响 | 第6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四章 改性活性炭负载的钒氧化物催化苯乙烯选择氧化 | 第66-75页 |
4.1 前言 | 第66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6-68页 |
4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66-67页 |
4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67-68页 |
4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68页 |
4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6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4页 |
4.3.1 V/ACO催化剂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4.3.2 溶剂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4.3.3 反应温度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| 第71页 |
4.3.4 反应时间对苯乙烯氧化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4.3.5 催化剂重复使用时的催化反应结果 | 第72-73页 |
4.3.6 催化剂的光谱特征 | 第73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乙酰丙酮氧钒催化氧化α-蒎烯一步转化成龙脑烯醛 | 第75-81页 |
5.1 前言 | 第75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5-77页 |
5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75-76页 |
5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76-77页 |
5.2.3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77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0页 |
5.3.1 VO(acac)_2催化氧化α-蒎烯的产物分布特征 | 第77页 |
5.3.2 溶剂种类对VO(acac)_2催化氧化α-蒎烯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5.3.3 反应温度对VO(acac)_2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5.3.4 催化剂用量对α-蒎烯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79页 |
5.3.5 反应时间对α-蒎烯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六章 钒化合物催化四氢萘选择氧化 | 第81-91页 |
6.1 前言 | 第81-82页 |
6.2 实验部分 | 第82-83页 |
6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82页 |
6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82-83页 |
6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83页 |
6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83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3-90页 |
6.3.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| 第83-86页 |
6.3.2 催化剂对四氢萘氧化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6.3.3 溶剂对V_2O_5催化四氢萘氧化的影响 | 第87-88页 |
6.3.4 反应温度对V_2O_5催化四氢萘氧化的影响 | 第88页 |
6.3.5 添加剂对V_2O_5催化四氢萘氧化的影响 | 第88-90页 |
6.3.6 反应时间对V_2O_5催化四氢萘氧化的影响 | 第9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七章 8-羟基喹啉氧钒催化的乙酰丙酮绿色串联反应 | 第91-105页 |
7.1 前言 | 第91-92页 |
7.2 实验部分 | 第92-94页 |
7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92-93页 |
7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93页 |
7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93页 |
7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93-94页 |
7.2.5 DFT理论计算 | 第94页 |
7.3 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4页 |
7.3.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| 第94-97页 |
7.3.2 催化剂对乙酰丙酮串联反应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7.3.3 催化剂用量对乙酰丙酮串联反应的影响 | 第98-99页 |
7.3.4 反应时间对乙酰丙酮串联反应的影响 | 第99页 |
7.3.5 对苯二酚对乙酰丙酮串联反应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7.3.6 反应机理探讨 | 第100-103页 |
7.3.7 目标产物1的结构 | 第103-104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八章 VOSO_4/活性炭在常压合成丙酮酸乙酯中的催化作用 | 第105-113页 |
8.1 前言 | 第105页 |
8.2 实验部分 | 第105-107页 |
8.2.1 材料及试剂 | 第105-106页 |
8.2.2 催化剂制备 | 第106页 |
8.2.3 催化剂表征 | 第106页 |
8.2.4 催化剂性能评价 | 第106-107页 |
8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7-112页 |
8.3.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| 第107-109页 |
8.3.2 催化剂对乳酸乙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109页 |
8.3.3 溶剂种类对乳酸乙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109-110页 |
8.3.4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110-111页 |
8.3.5 催化剂用量对乳酸乙酯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111页 |
8.3.6 反应时间对乳酸乙酯催化氧化的影响 | 第111页 |
8.3.7 催化剂重复使用时催化反应结果 | 第111-112页 |
8.4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3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8页 |
附录I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8-140页 |
附图 | 第140-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