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面板疲劳数值分析方法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引言 | 第9页 |
1.2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| 第12-20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车辆等效疲劳荷载的研究 | 第22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2-23页 |
2.2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谱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3 典型汽车车辆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6页 |
2.4 加载的内力历程曲线 | 第26-28页 |
2.5 等效疲劳荷载的计算 | 第28-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数值模拟方法 | 第32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钢筋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预测 | 第32-36页 |
3.3 材料疲劳本构关系的研究 | 第36-47页 |
3.4 疲劳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 | 第47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板疲劳数值分析 | 第52-69页 |
4.1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| 第52-56页 |
4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6-63页 |
4.3 结果对比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| 第69-80页 |
5.1 实际工程概况 | 第69-70页 |
5.2 等效疲劳内力幅 | 第70-71页 |
5.3 静载极限承载力计算 | 第71-73页 |
5.4 疲劳设计分析的全过程 | 第73-74页 |
5.5 疲劳数值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6 结果与分析 | 第75-79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6.1 结论 | 第80-81页 |
6.2 展望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8页 |
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