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背景 | 第12页 |
1.2 当前国内和国外对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开发工具及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6-23页 |
2.1 计算机软件研发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2 B/S模式结构和C/S模式在结构上的存在的区别 | 第18-19页 |
2.3 B/S模式和C/S模式在商业运用上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2.4 STRUCTS框架 | 第20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概要设计 | 第23-31页 |
3.1 信贷管理概述与应用价值 | 第23页 |
3.2 在银行也使用信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| 第23页 |
3.3 银行信息系统的结构概述 | 第23-25页 |
3.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5 信贷系统逻辑结构描述 | 第27-29页 |
3.6 系统网络结构描述 | 第29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| 第31-47页 |
4.1 工作流的设计与调试 | 第31-34页 |
4.2 基本信息采集 | 第34-37页 |
4.2.1 客户基本信息采集功能结构 | 第34-35页 |
4.2.2 企业客户信息模块 | 第35-37页 |
4.3 客户的信用评级 | 第37-39页 |
4.3.1 功能结构图 | 第38-39页 |
4.3.2 系统设计要点 | 第39页 |
4.4 客户授信 | 第39-41页 |
4.4.1 功能结构图 | 第40-41页 |
4.4.2 系统设计要点 | 第41页 |
4.5 押品价值评估 | 第41-42页 |
4.5.1 功能结构图 | 第41-42页 |
4.5.2 系统设计要点 | 第42页 |
4.6 债项评级 | 第42-43页 |
4.6.1 功能结构图 | 第42-43页 |
4.6.2 系统设计的主要基点 | 第43页 |
4.7 风险预警 | 第43-46页 |
4.7.1 功能结构图 | 第44-45页 |
4.7.2 系统要点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系统实现 | 第47-63页 |
5.1 应用软件体系结构 | 第47页 |
5.2 系统技术平台运用 | 第47-48页 |
5.3 功能实现 | 第48-62页 |
5.3.1 登录 | 第48-49页 |
5.3.2 创建客户资料模块 | 第49-54页 |
5.3.3 创建抵质押物资料模块 | 第54-56页 |
5.3.4 信用评级模块 | 第56-60页 |
5.3.5 客户授信模块 | 第60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系统实施情况 | 第63-71页 |
6.1 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 | 第63-68页 |
6.1.1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| 第63-64页 |
6.1.2 项目管理 | 第64-65页 |
6.1.3 需求变更管理 | 第65页 |
6.1.4 项目沟通管理 | 第65-66页 |
6.1.5 系统集成测试 | 第66-67页 |
6.1.6 软件配置管理 | 第67-68页 |
6.1.7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| 第68页 |
6.2 项目实施步骤 | 第68-69页 |
6.2.1 技术方案以及需求分析的讨论 | 第68-69页 |
6.2.2 系统设计 | 第69页 |
6.2.3 系统实现 | 第69页 |
6.2.4 系统测试方法 | 第69页 |
6.2.5 现场实施 | 第69页 |
6.3 项目部分试运行情况 | 第69-70页 |
6.4 部分业务上线后运行情况 | 第70-71页 |
第7章 结束语 | 第71-73页 |
7.1 研究与总结 | 第71页 |
7.2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缺点 | 第71-72页 |
7.3 以后工作的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