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票据行为伪造相关法律规制的基础理论 | 第9-14页 |
| 第一节 票据行为伪造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| 一、立法意义上的伪造 | 第9页 |
| 二、学理意义上的伪造 | 第9-10页 |
| 第二节 票据行为伪造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| 第10-12页 |
| 一、票据法上的伪造与刑法上的伪造 | 第10页 |
| 二、伪造与无权代理 | 第10-11页 |
| 三、伪造与票据代行 | 第11页 |
| 四、伪造与印章盗用 | 第11-12页 |
| 五、伪造与变造 | 第12页 |
| 第三节 票据行为伪造的构成 | 第12-14页 |
| 一、结果必须符合票据的形式要件 | 第12页 |
| 二、必须假冒他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目的在于行使票据权利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票据行为伪造的法律效力 | 第14-26页 |
| 第一节 出票伪造对各当事人的法律效力 | 第14-17页 |
| 一、两大法系的简要介绍 | 第14-15页 |
| 二、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| 第15页 |
| 三、英国票据法 | 第15-16页 |
| 四、美国统一商法典 | 第16-17页 |
| 五、比较分析 | 第17页 |
| 第二节 背书伪造对各当事人的法律效力 | 第17-21页 |
| 一、国外法律关于背书伪造的制度演变 | 第18页 |
| 二、日内瓦统一票据法体系 | 第18-19页 |
| 三、美国统一商法典 | 第19-20页 |
| 四、英国票据法 | 第20-21页 |
| 五、比较分析 | 第21页 |
| 第三节 伪造人是否承担票据责任 | 第21-23页 |
| 一、类推适用说 | 第22页 |
| 二、伪造人行为说 | 第22-23页 |
| 第四节 两大票据法系关于票据行为伪造法律效力的比较 | 第23-26页 |
| 一、关于出票伪造的法律效力的比较 | 第24页 |
| 二、关于背书伪造的法律效力的比较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票据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| 第26-37页 |
| 第一节 出票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| 第26-32页 |
| 一、伪造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 | 第26-29页 |
| 二、伪造责任承担的例外原则 | 第29-32页 |
| 第二节 背书行为伪造的责任承担 | 第32-37页 |
| 一、日内瓦票据体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的承担 | 第32-33页 |
| 二、英美法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的承担 | 第33页 |
| 三、背书伪造责任承担的例外 | 第33-35页 |
| 四、两大法系关于背书伪造责任承担之比较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第四章 我国票据伪造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| 第37-42页 |
| 第一节 对付款人责任承担的规定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| 第二节 在法律适用上存的冲突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节 完善我国票据伪造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39-42页 |
| 一、关于出票伪造制度 | 第39-40页 |
| 二、关于背书伪造制度 | 第40页 |
| 三、借鉴比较过失责任理论 | 第40-42页 |
| 注释 | 第42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后记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