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.1 痛风 | 第11-12页 |
1.1.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 | 第11页 |
1.1.2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 | 第11-12页 |
1.2 尿酸代谢 | 第12-14页 |
1.3 家蚕痛风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| 第14-23页 |
1.3.1 建立家蚕痛风药物筛选模型的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3.2 家蚕痛风药物筛选模型的原理 | 第16-22页 |
1.3.3 建立家蚕痛风药物筛选模型的优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引言 | 第23-25页 |
2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2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5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5-28页 |
3.1.1 材料 | 第25页 |
3.1.2 主要仪器 | 第25页 |
3.1.3 主要试剂及溶液 | 第25-28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5页 |
3.2.1 大造品系组 | 第28-32页 |
3.2.2 og油蚕组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5页 |
4.1 别嘌呤醇处理后og油蚕杂合体表型变化 | 第35-36页 |
4.2 别嘌呤醇和非布索坦处理后大造品系脂肪体组织黄嘌呤脱氢酶(XDH)活性变化 | 第36-37页 |
4.3 药物处理对大造品系幼虫个体生长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4 药物处理对大造品系谷草转氨酶(AST)、谷丙转氨酶(ALT)的影响 | 第38页 |
4.5 别嘌呤醇和非布索坦处理后杂合体og油蚕体内尿酸含量变化 | 第38-45页 |
4.5.1 HPLC检测结果和分析 | 第38-45页 |
第五章 讨论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