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一、 组织卖淫罪的概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组织卖淫罪的概念 | 第13页 |
(二) 国外关于卖淫嫖娼类犯罪的立法简介 | 第13-15页 |
(三) 我国法律关于组织卖淫罪的立法沿革 | 第15-17页 |
二、 组织卖淫罪构成争议问题解析 | 第17-33页 |
(一) 对“卖淫”的理解 | 第17-21页 |
1、 我国卖淫嫖娼现象的状况和特点 | 第17-18页 |
2、 “卖淫”的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(二) 对“组织”的理解 | 第21-26页 |
1、 刑法中关于“组织”的涵义 | 第21-22页 |
2、 组织卖淫罪中的“组织” | 第22-23页 |
3、 对组织卖淫行为的理解 | 第23-26页 |
(三) 对“他人”的理解 | 第26-28页 |
1、 “他人”的范围 | 第26-27页 |
2、 “他人”的数量 | 第27页 |
3、 如何定性组织者自己卖淫的情况 | 第27-28页 |
(四) 组织卖淫罪的主观要件 | 第28-31页 |
1、 是否包括间接故意 | 第28页 |
2、 是否需要以营利为目的 | 第28-31页 |
(五) 组织卖淫罪中的“情节” | 第31-33页 |
1、 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 | 第31-32页 |
2、 “情节特别严重”的认定 | 第32-33页 |
三、 组织卖淫罪的犯罪形态问题 | 第33-43页 |
(一) 组织卖淫罪的犯罪停止形态 | 第33-37页 |
1、 组织卖淫罪的既遂形态 | 第34-35页 |
2、 组织卖淫罪的未遂形态 | 第35-37页 |
3、 组织卖淫罪的预备形态和中止形态 | 第37页 |
(二) 组织卖淫罪的罪数形态 | 第37-40页 |
1、 组织卖淫罪的法条竞合 | 第37-38页 |
2、 组织卖淫罪的牵连犯 | 第38-39页 |
3、 组织卖淫罪的数罪并罚 | 第39-40页 |
(三) 组织卖淫罪的共犯问题 | 第40-43页 |
1、 组织卖淫罪只能成立任意共同犯罪 | 第40-41页 |
2、 组织卖淫罪与犯罪集团 | 第41-42页 |
3、 组织卖淫罪中是否存在主犯和从犯的区别 | 第42-43页 |
四、 组织卖淫罪与相似罪名的关系 | 第43-53页 |
(一) 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区分 | 第43-46页 |
1、 《刑修案(八)》对协助组织卖淫罪的修改 | 第43-44页 |
2、 两罪的界限 | 第44-46页 |
(二) 与强迫卖淫罪的区别 | 第46-48页 |
1、 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 | 第47页 |
2、 两罪的实行行为不同 | 第47页 |
3、 两罪的主观方面不同 | 第47页 |
4、 两罪的对象不同 | 第47-48页 |
(三) 与引诱、容留、介绍卖淫罪的关系 | 第48-51页 |
1、 两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| 第48-49页 |
2、 两罪的行为对象不同 | 第49页 |
3、 行为人与卖淫人员的关系不同 | 第49页 |
4、 两罪的行为不同 | 第49-51页 |
(四) 与聚众淫乱罪的界限 | 第51-53页 |
1、 侵犯的客体不完全相同 | 第51页 |
2、 实行行为不同 | 第51-52页 |
3、 犯罪主体不同 | 第52页 |
4、 主观方面不尽相同 | 第52-53页 |
五、 组织卖淫罪的完善建议 | 第53-57页 |
(一) 组织卖淫罪应该废除死刑 | 第53-55页 |
1、 刑法的性质决定了组织卖淫罪的死刑过重 | 第53页 |
2、 组织卖淫罪的死刑违背了刑法的谦抑原则 | 第53-54页 |
3、 取消组织卖淫罪的死刑,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| 第54页 |
4、 死刑的废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| 第54-55页 |
(二) 组织卖淫罪和强迫卖淫罪法定刑不应相同 | 第55页 |
(三) 组织卖淫罪的刑罚过重 | 第55页 |
(四) 对“强迫”手段的组织卖淫行为量刑应该高于其他手段的组织卖淫行为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