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风貌建筑动力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1 历史风貌建筑的概述 | 第9页 |
1.1.2 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 | 第9页 |
1.1.3 历史风貌建筑的特点 | 第9-10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工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| 第14-19页 |
2.1 动力特性测试的必要性 | 第14页 |
2.2 动力特性测试原理及应用 | 第14-15页 |
2.3 动力特性测试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3.1 自由振动法 | 第15-16页 |
2.3.2 强迫振动法 | 第16-18页 |
2.3.3 脉动法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动力特性测试过程与结论 | 第19-43页 |
3.1 段祺瑞故居动力特性测试 | 第19-27页 |
3.1.1 工程概况 | 第19-20页 |
3.1.2 测点安排与选取 | 第20-21页 |
3.1.3 测点批次的分配 | 第21页 |
3.1.4 测试数据的整理 | 第21-25页 |
3.1.5 测试结论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2 马场道达文士楼动力特性测试 | 第27-35页 |
3.2.1 工程概况 | 第27页 |
3.2.2 测点的安排与选取 | 第27-28页 |
3.2.3 测试数据的整理 | 第28-33页 |
3.2.4 测试结论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 静园动力特性测试 | 第35-43页 |
3.3.1 工程概况 | 第35页 |
3.3.2 测点的安排与选取 | 第35-36页 |
3.3.3 测试数据的整理 | 第36-40页 |
3.3.4 测试结论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历史风貌建筑动力特性研究 | 第43-71页 |
4.1 反演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2 反演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2.1 段祺瑞故居反演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2 马场道达文士楼反演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.3 静园反演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 楼层抗侧刚度对比分析 | 第47-59页 |
4.3.1 楼层抗侧刚度实测分析值 | 第47-48页 |
4.3.2 楼层抗侧刚度理论计算值 | 第48-57页 |
4.3.3 楼层抗侧移刚度对比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4 抗震能力指数分析 | 第59-64页 |
4.5 木楼盖分析 | 第64-67页 |
4.6 历史风貌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7-71页 |
4.6.1 第一级鉴定结果 | 第67-68页 |
4.6.2 第二级鉴定结果 | 第68-69页 |
4.6.3 整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9-7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5.1 结论 | 第71-72页 |
5.2 展望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6-77页 |
发表的论文 | 第76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