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1.1 热成形简介 | 第10-15页 |
1.1.1 热成形工艺 | 第11-13页 |
1.1.2 热成形的工艺特点 | 第13页 |
1.1.3 热成形的优点 | 第13-15页 |
1.2 超高强度钢钢种 | 第15-17页 |
1.2.1 目前高强度钢板的分类 | 第15页 |
1.2.2 热成形钢种的选择 | 第15页 |
1.2.3 合金元素对热成形钢的作用 | 第15-17页 |
1.3 热成形钢工艺参数种类 | 第17-19页 |
1.3.1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| 第17-18页 |
1.3.2 成形工艺 | 第18页 |
1.3.3 淬火工艺 | 第18-19页 |
1.4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| 第21-22页 |
1.5.1 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1.5.2 研究目的 | 第21页 |
1.5.3 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2-29页 |
2.1 实验材料设计和制备 | 第22-24页 |
2.1.1 参照对比的 1 | 第22页 |
2.1.2 Cr/Mn 系热成形实验用钢的成分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1.3 提高热成形实验用钢塑性的微合金化设计 | 第23页 |
2.1.4 实验用钢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2.1 热模拟测定 CCT 曲线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2.2 热分析测定 CCT 曲线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3 金相图片分析 | 第26页 |
2.2.4 显微硬度检测 | 第26页 |
2.2.5 拉伸实验检测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Cr/Mn 系实验用钢的转变动力学的模拟计算 | 第29-34页 |
3.1 Cr 含量对实验用钢相变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2 Mn 含量对实验用钢相变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3 Cr/Mn 系实验用钢成分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Cr/Mn 系热成形实验用钢的 CCT 曲线 | 第34-49页 |
4.1 2 | 第34-40页 |
4.1.1 热模拟实验测定 Cr/Mn 系热成形钢冷却曲线 | 第34-38页 |
4.1.2 Cr/Mn 系热成形钢 CCT 曲线绘制 | 第38-40页 |
4.2 1 | 第40-46页 |
4.2.1 热模拟实验测得 1 | 第40-44页 |
4.2.2 热分析实验对 1 | 第44-45页 |
4.2.3 1 | 第45-46页 |
4.3 2 | 第46-48页 |
4.3.1 实验用钢奥氏体转变行为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.2 实验用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行为的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Cr/Mn 系热成形用钢的组织性能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1 实验用钢组织定量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1.1 2 | 第49页 |
5.1.2 1 | 第49-50页 |
5.2 实验用钢的组织性能关系讨论 | 第50-54页 |
5.2.1 实验用钢的硬度检测 | 第50-51页 |
5.2.2 实验用钢拉伸实验 | 第51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Nb 微合金化对热成形钢相变过程和组织性能的影响 | 第55-67页 |
6.1 微合金化实验用钢的相变过程分析 | 第55-62页 |
6.1.1 微合金化实验用钢 CCT 曲线的测定 | 第55-61页 |
6.1.2 微合金化实验用钢组织定量分析 | 第61-62页 |
6.2 微合金化对热成形钢性能的影响 | 第62-65页 |
6.2.1 微合金化实验用钢显微硬度 | 第62-63页 |
6.2.2 微合金化实验用钢淬火后力学性能 | 第63-65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