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手段 | 第11页 |
1.4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网络优化关键技术分析 | 第13-20页 |
2.1 网络路由协议选择 | 第13-16页 |
2.1.1 路由分类及算法 | 第13页 |
2.1.2 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)路由协议 | 第13-15页 |
2.1.3 BGP(Border Gateway Protocol)路由协议 | 第15-16页 |
2.2 网络优化常用技术 | 第16-19页 |
2.2.1 VLAN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2.2 NAT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2.3 FTTX技术 | 第18-1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东莞某运营商宽带城域网优化背景 | 第20-28页 |
3.1 某运营商宽带城域网运行情况 | 第20-24页 |
3.1.1 网络结构分类 | 第20-21页 |
3.1.2 某运营商城域网网络结构 | 第21-22页 |
3.1.3 IDC(Internet Data Center)网络结构拓扑 | 第22-23页 |
3.1.4 网络运行瓶颈问题 | 第23-24页 |
3.2 某运营商宽带城域网业务运营情况 | 第24-27页 |
3.2.1 业务接入类型 | 第24-25页 |
3.2.2 业务运营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3 某运营商宽带城域网业务运营瓶颈 | 第26-2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网络改造需求及总体优化思路 | 第28-34页 |
4.1 网络改造需求 | 第28-30页 |
4.1.1 三网融合需求 | 第28-29页 |
4.1.2 高带宽传输质量需求 | 第29-30页 |
4.1.3 精细化服务需求 | 第30页 |
4.2 总体优化思路 | 第30-33页 |
4.2.1 宽带城域网典型组网结构 | 第30-31页 |
4.2.2 网络优化原则 | 第31-32页 |
4.2.3 结构调整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东莞某运营商宽带城域网网络优化设计 | 第34-49页 |
5.1 核心层网络改造 | 第34-39页 |
5.1.1 核心路由器集群(2+2)建设 | 第34-36页 |
5.1.2 城域网出口链路扩容 | 第36-37页 |
5.1.3 NAT改造 | 第37-39页 |
5.2 业务控制层用户分流设计 | 第39-43页 |
5.2.1 BAS裂变及双机备份部署 | 第39-40页 |
5.2.2 SR/BAS专线业务分流 | 第40-43页 |
5.3 二层汇聚及宽带接入网络部署 | 第43-46页 |
5.3.1 宽带提速专项行动 | 第43-44页 |
5.3.2 无线局域网络部署 | 第44-45页 |
5.3.3 互联网楼宇专线接入方案 | 第45-46页 |
5.4 IDC 业务优化调整 | 第46-48页 |
5.4.1 IDC机房空间拓展及业务调整 | 第46-47页 |
5.4.2 IDC新型业务结算模式探索 | 第47-4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优化成果分析 | 第49-55页 |
6.1 优化后的网络结构 | 第49-52页 |
6.1.1 宽带城域网网络结构 | 第49-51页 |
6.1.2 IDC网络结构 | 第51-52页 |
6.2 服务质量对比分析 | 第52-55页 |
6.2.1 网络质量检测工具选用 | 第52页 |
6.2.2 客户投诉率降低 | 第52-53页 |
6.2.3 用户感知力提升 | 第53-54页 |
6.2.4 品牌效力提高 | 第54-5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7.1 结论 | 第55页 |
7.2 下一步工作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附件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