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9-11页 |
| 英文缩略语说明 | 第11-13页 |
| 1 前言 | 第13-15页 |
| 2 资料与方法 | 第15-19页 |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15页 |
| 2.2 仪器及造影剂 | 第15页 |
| 2.3 检查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2.3.1 造影前准备 | 第15页 |
| 2.3.2 常规超声检查 | 第15-16页 |
| 2.3.3 CEUS检查 | 第16页 |
| 2.3.4 造影图像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2.3.5 CECT检查 | 第17页 |
| 2.4 统计学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2.4.1 数据筛查及整理 | 第17-18页 |
| 2.4.2 基本统计学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3 结果 | 第19-25页 |
| 3.1 常规超声、CEUS、CECT的一般结果 | 第19-21页 |
| 3.1.1 常规超声 | 第19-20页 |
| 3.1.2 CEUS | 第20-21页 |
| 3.1.3 CT | 第21页 |
| 3.2 结果的比较 | 第21-25页 |
| 3.2.1 病灶边界 | 第21-22页 |
| 3.2.2 确诊率 | 第22页 |
| 3.2.3 不同类型的病灶造影增强时间 | 第22-23页 |
| 3.2.4 不同类型的病灶造影增强方式 | 第23页 |
| 3.2.5 CEUS与CECT的增强方式 | 第23-24页 |
| 3.2.6 CEUS与CECT动脉期、门脉期的增强水平 | 第24-25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25-29页 |
| 4.1 肝外胆管癌的常规超声诊断特征 | 第25页 |
| 4.2 肝外胆管癌的CDFI特点 | 第25-26页 |
| 4.3 肝外胆管癌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确诊率的比较 | 第26页 |
| 4.4 超声造影的增强时间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4.5 不同类型的病灶造影增强方式分析 | 第27页 |
| 4.6 超声造影不确定病例的分析 | 第27页 |
| 4.7 肝外胆管癌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| 4.8 本研究的不足 | 第28-2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29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| 附图 | 第32-38页 |
| 综述 | 第38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