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1.1 美国政府安全监管模式 | 第10页 |
1.2.1.2 英国政府安全监管模式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.1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2.2.2 我国安全生产支撑体系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3.1 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5页 |
1.3.1.1 安全生产监管目标 | 第14页 |
1.3.1.2 安全生产发展战略规划 | 第14页 |
1.3.1.3 安全生产监管手段 | 第14-15页 |
1.3.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2 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| 第16-27页 |
2.1 我国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| 第16-17页 |
2.1.1 我国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| 第16页 |
2.1.2 我国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2.1.2.1 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| 第16页 |
2.1.2.2 监管对象的释义问题 | 第16-17页 |
2.1.2.3 执行落实环节的问题 | 第17页 |
2.1.2.4 其他问题 | 第17页 |
2.2 开发区的行政体系 | 第17-18页 |
2.3 开发区的生产经营单位行业结构 | 第18页 |
2.3.1 开发区生产经营单位结构 | 第18页 |
2.3.2 开发区生产经营单位特点 | 第18页 |
2.4 开发区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状况 | 第18-21页 |
2.4.1 开发区安全生产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4.2 区内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| 第19-21页 |
2.4.2.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4.2.2 监管执法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5 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5.1 现行安全监管特色工作 | 第21-24页 |
2.5.1.1 安全生产标准化 | 第21页 |
2.5.1.2 推进开发区安全生产发展战略规划 | 第21-22页 |
2.5.1.3 开发区典型行业职业危害因素量化调查 | 第22-23页 |
2.5.1.4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方法研究及实施 | 第23页 |
2.5.1.5 企业安全生产审计 | 第23-24页 |
2.6 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7页 |
2.6.1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| 第24-25页 |
2.6.2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不足 | 第25页 |
2.6.3 监管人员对企业了解不深入 | 第25页 |
2.6.4 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到位 | 第25页 |
2.6.5 总体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| 第25-27页 |
3 国内政府安全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| 第27-35页 |
3.1 国内有关部门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| 第27-31页 |
3.1.1 国家安全监管管理总局 | 第27-28页 |
3.1.2 住房城乡建设部 | 第28-29页 |
3.1.3 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| 第29-30页 |
3.1.4 国家公安消防部门 | 第30页 |
3.1.5 国家质检总局 | 第30-31页 |
3.2 国内有关政府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| 第31-35页 |
3.2.1 安全监管原则 | 第31-35页 |
3.2.1.1 属地管理 | 第31-32页 |
3.2.1.2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职责 | 第32-34页 |
3.2.1.3 开发区安全监管特点 | 第34-35页 |
4 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| 第35-55页 |
4.1 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目标 | 第35-36页 |
4.1.1 创新监管理念 | 第35页 |
4.1.2 创新监管方式 | 第35页 |
4.1.3 严格责任落实 | 第35-36页 |
4.1.4 加大隐患排查,增加培训力度 | 第36页 |
4.2 开发区政府安全监管做法 | 第36-42页 |
4.2.1 开发区开展的安全监管工作 | 第37-38页 |
4.2.1.1 在全区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| 第37页 |
4.2.1.2 进行了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安全管理情况调研 | 第37页 |
4.2.1.3 开展了开发区典型行业职业危害因素量化调查 | 第37页 |
4.2.1.4 坚持专家参与,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辅助管理机制 | 第37-38页 |
4.2.2 开发区重点安全监管工作 | 第38-42页 |
4.2.2.1 开发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| 第38-41页 |
4.2.2.2 企业安全生产审计 | 第41-42页 |
4.3 改革与完善开发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的具体对策 | 第42-55页 |
4.3.1 建设和完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培训教育体系 | 第43-44页 |
4.3.1.1 确定重点对象 | 第43页 |
4.3.1.2 规范培训内容 | 第43页 |
4.3.1.3 统一考核标准 | 第43页 |
4.3.1.4 加强经验交流 | 第43-44页 |
4.3.1.5 可行的做法 | 第44页 |
4.3.2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| 第44页 |
4.3.3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| 第44-45页 |
4.3.3.1 引导企业提高自身应急救援能力 | 第44页 |
4.3.3.2 稳步提高区级应急救援能力 | 第44-45页 |
4.3.3.3 密切与市安监局危化应急救援指挥部门的联系 | 第45页 |
4.3.4 工业园区安全自管模式 | 第45-46页 |
4.3.4.1 指导思想 | 第45页 |
4.3.4.2 工作目标 | 第45页 |
4.3.4.3 实施步骤 | 第45-46页 |
4.3.5 安全生产“物联网”建设 | 第46-49页 |
4.3.5.1 基本情况 | 第46页 |
4.3.5.2 “物联网”的实际应用 | 第46-47页 |
4.3.5.3 开发区的运用 | 第47-49页 |
4.3.5.4 现阶段开发区可行的做法 | 第49页 |
4.3.6 建立开发区安全监管激励模式 | 第49-55页 |
4.3.6.1 现状与问题 | 第49-51页 |
4.3.6.2 安全生产激励面临的困境 | 第51-52页 |
4.3.6.3 需要建立怎样的安全生产考核激励制度 | 第52-53页 |
4.3.6.4 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激励制度的方法 | 第53-55页 |
5 结语 | 第55-56页 |
5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