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前言 | 第12-20页 |
| 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论 | 第20-29页 |
| ·农民工形成背景及分类 | 第20-23页 |
| ·农民工形成背景 | 第20-22页 |
| ·农民工分类 | 第22-23页 |
| ·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背景及对社会保障的诉求 | 第23-25页 |
| ·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背景 | 第23-24页 |
| ·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诉求 | 第24-25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和障碍 | 第25-27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本条件 | 第25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障碍 | 第25-27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依据 | 第27-29页 |
| 2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7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 | 第29-30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3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 | 第30-31页 |
| ·家庭保障功能淡化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| 第31页 |
| ·社会保障待不平等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标准偏低 | 第31-32页 |
| ·公平就业权受到侵害 | 第32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| 第32-33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7页 |
| ·外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内因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3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理性选择 | 第37-47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四种实践模式 | 第37-40页 |
| ·城保模式 | 第37-38页 |
| ·农保模式 | 第38页 |
| ·综合保险模式 | 第38-39页 |
| ·双低模式 | 第39-40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评估 | 第40-43页 |
| ·四种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的价值理念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四种实践模式的运行效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四种实践模式的制度可持续性和适应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属选择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·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素 | 第44-45页 |
| ·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因素 | 第45-47页 |
| 4 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| 第47-61页 |
| ·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最佳途径 | 第47-52页 |
| ·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 | 第47-49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| 第49-50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安排 | 第50-52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| 第52-54页 |
| ·争取目标群体的支持 | 第52页 |
| ·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,建构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 | 第52-53页 |
| ·打破城乡分割,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| 第53-54页 |
| ·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,强化政府职能 | 第54页 |
| ·探索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54-61页 |
| ·推进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 | 第55-56页 |
| ·建立涵盖农民工的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 | 第56-58页 |
| ·坚持统账结合和完全积累模式,适当调整计发方法 | 第58页 |
| ·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和企业规范用工制度 | 第58页 |
| ·建立缴费年限折算制度和便于转移接续的永久性个人账户 | 第58-59页 |
| ·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| 第59-61页 |
| 结束语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| 后记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