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6页 |
| 1.1 引言 | 第9页 |
| 1.2 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9-13页 |
| 1.2.1 数字医学超声成像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2 超声波束合成技术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3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2 数字超声成像中的波束合成 | 第16-31页 |
| 2.1 DAS 波束合成 | 第16-20页 |
| 2.1.1 声场的分布 | 第17-19页 |
| 2.1.2 声束仿真 | 第19-20页 |
| 2.2 波束合成控制的方法 | 第20-28页 |
| 2.2.1 聚焦与偏转 | 第20-23页 |
| 2.2.2 变迹加权 | 第23-26页 |
| 2.2.3 动态孔径 | 第26-28页 |
| 2.3 评价波束合成质量的指标 | 第28-30页 |
| 2.3.1 侧向分辨率(Lateral Resolution) | 第28页 |
| 2.3.2 轴向分辨率(Axis Resolution) | 第28-29页 |
| 2.3.3 帧频(Frame Rate) | 第29页 |
| 2.3.4 对比度(Contrast) | 第29页 |
| 2.3.5 动态范围(Dynamic Range) | 第29-30页 |
| 2.3.6 信噪比(SNR)和主旁瓣比(MSR) | 第30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3 数字 4 波束高精度逐点聚焦实现方法 | 第31-42页 |
| 3.1 数字 4 波束逐点聚焦延迟参数计算 | 第31-34页 |
| 3.2 压缩存储算法的原理 | 第34-37页 |
| 3.3 聚焦延迟参数的压缩存储 | 第37-39页 |
| 3.4 聚焦压缩算法的性能分析与讨论 | 第39-41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4 数字超声成像中的波束合成 | 第42-55页 |
| 4.1 自适应加权波束合成 | 第42-46页 |
| 4.1.1 标准的自适应加权波束合成 | 第42-43页 |
| 4.1.2 改进的自适应加权波束合成 | 第43-46页 |
| 4.2 基于虚拟阵元的超声成像双聚焦波束合成 | 第46-50页 |
| 4.2.1 波束合成器 BF1 的延迟参数计算 | 第48-49页 |
| 4.2.2 波束合成器 BF2 的延迟参数计算 | 第49-50页 |
| 4.3 Chirp 码与自适应加权融合的鲁棒双聚焦超声波束合成 | 第50-54页 |
| 4.3.1 Chirp 编码信号 | 第50-51页 |
| 4.3.2 匹配滤波器与脉冲压缩 | 第51-54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5 仿真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7页 |
| 5.1 仿真设计 | 第55页 |
| 5.2 仿真实验对比与分析 | 第55-65页 |
| 5.2.1 传统延迟叠加波束合成仿真成像 | 第55-58页 |
| 5.2.2 基于虚拟阵元的超声双聚焦波束合成仿真成像 | 第58-61页 |
| 5.2.3 Chirp 码与自适应加权融合的鲁棒双聚焦波束合成仿真成像 | 第61-65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| 6.1 总结 | 第67-68页 |
| 6.2 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| 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