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写作缘由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重点和难点 | 第11页 |
1.3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20页 |
1.3.1 “第三部门” | 第11-13页 |
1.3.2 “支持性组织” | 第13-16页 |
1.3.3 “治理”与“合作治理” | 第16-20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支持性组织在合作治理中的作用与机制:深圳恩派(NPI)个案研究 | 第22-44页 |
2.1 深圳NPI概况 | 第22-34页 |
2.1.1 深圳NPI的基本业务 | 第22-24页 |
2.1.2 深圳NPI与政府的合作 | 第24-31页 |
2.1.3 深圳NPI与企业的合作 | 第31-34页 |
2.2 深圳NPI核心业务:公益组织孵化器 | 第34-37页 |
2.2.1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| 第34-35页 |
2.2.2 产生背景与功能运作 | 第35-37页 |
2.3 草根NPO个案调查 | 第37-44页 |
2.3.1 来自草根NPO的诉求 | 第37-38页 |
2.3.2 橄榄树残友互助中心个案调查 | 第38-41页 |
2.3.3 个案分析与总结 | 第41-44页 |
第三章 合作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:分析与讨论 | 第44-52页 |
3.1 多元治理主体语境下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挑战 | 第44-46页 |
3.2 政府向支持性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成效与经验 | 第46-50页 |
3.2.1 “三元主体”分析框架下的深圳恩派个案 | 第46-48页 |
3.2.2 服务替代模式的得与失 | 第48-50页 |
3.3 企业社会责任(CSR)的缺失与课题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录 | 第5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