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及其防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第12-13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13-20页
    2.1 经济人假设第13-14页
    2.2 委托代理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委托代理关系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委托代理关系的构成要件和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委托代理成本第16页
    2.3 社会保障基金委托代理理论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由来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第19-20页
第三章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分析第20-28页
    3.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3.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消极运作风险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净值操作风险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操纵市场风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关联交易风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逆向选择风险第25-27页
    3.3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的特征第27-28页
第四章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形成原因第28-33页
    4.1 社保基金理事会与投资管理人拥有各自的利益目标第28页
    4.2 社保基金理事会与投资管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28-29页
    4.3 社保基金理事会与投资管理人签订的委托资产管理合同不完备第29-30页
    4.4 投资管理人拥有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不匹配第30-31页
    4.5 社会保障立法不完善第31页
    4.6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主体的监管力量薄弱第31-33页
第五章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委托代理风险防范建议第33-40页
    5.1 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的激励制度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转移部分剩余索取权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进报酬机制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行末位淘汰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重视声誉激励的作用第35-36页
    5.2 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的监管制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立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建立投资管理人准入与退出制度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设立独立统一的全国社保基金监管机构第38页
    5.3 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重视舆论媒体的监督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培植中介服务机构监督功能第39-40页
第六章 结论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基本医疗保障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
下一篇:银联商务甘肃分公司银行卡支付市场推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