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双亲型介孔材料负载贵金属应用于水相加氢反应

中文摘要第12-13页
ABSTRACT第13-14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-28页
    1.1 绿色溶剂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超临界二氧化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离子液体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水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水相催化反应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两相催化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引入“促进配体”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加入环糊精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3 加入表面活性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4 温控相转移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5 小结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多相水相催化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固载水相催化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双亲性聚合物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介孔材料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4 小结第24页
    1.3 水相催化加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催化加氢概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相加氢第25页
    1.4 选题的依据和设想第25-28页
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及表征第28-41页
    2.1 催化剂的制备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1 主要试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2 主要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催化剂制备过程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载体的制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负载贵金属第30-32页
    2.2 催化剂的表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催化剂的形貌观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的组分表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催化剂的表面组分表征第32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XRD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热重分析(TG)和元素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比表面测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固体核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FT-IR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(XPS)第38-4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负载贵金属的亲水壳-疏水核催化剂用于水相加氢反应第41-5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1-42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主要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主要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第44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负载钯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负载钯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负载铂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负载铂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第5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负载钯实球核壳结构催化剂用于水相加氢反应第51-6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主要试剂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主要仪器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催化剂的制备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催化剂的表征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催化剂吸附实验第54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催化剂表征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第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-6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0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1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系列新型水溶性电活性含糖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
下一篇:基于本体的菌种发酵知识库探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