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30页 |
1.1.1 RNA沉默现象 | 第7-19页 |
1.1.2 植物RNA介导的DNA甲基化途径 | 第19-27页 |
1.1.3 RdDM途径中含SET结构域蛋白的研究 | 第27-30页 |
1.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| 第30页 |
1.3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 | 第30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2-43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32-34页 |
2.1.1 植物材料 | 第32页 |
2.1.2 实验菌株与载体 | 第32-33页 |
2.1.3 实验试剂及相关试剂盒 | 第33页 |
2.1.4 实验所用仪器 | 第33-3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4-43页 |
2.2.1 拟南芥的培养 | 第34页 |
2.2.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| 第34-36页 |
2.2.3 DNA甲基化分析的相关方法 | 第36-37页 |
2.2.4 RNA分析的相关方法 | 第37-39页 |
2.2.5 蛋白质分析的相关方法 | 第39-41页 |
2.2.6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43-63页 |
3.1 SUVH2与SUVH9介导pol V在RdDM位点的转录 | 第43-52页 |
3.1.1 在体内SUVH2直接结合DDR复合体的组分 | 第43-46页 |
3.1.2 SUVH2与SUVH9参与pol V依赖的siRNA的积累过程 | 第46-47页 |
3.1.3 SUVH2与SUVH9影响pol V转录本的形成 | 第47-49页 |
3.1.4 SUVH2/9介导pol V和DMS3与RdDM位点的染色质结合 | 第49-50页 |
3.1.5 SET结构域保守氨基酸的突变不影响SUVH2在RdDM途径中的作用 | 第50-52页 |
3.2 MORC蛋白家族介导的转录水平基因沉默 | 第52-63页 |
3.2.1 SUVH2及SUVH9能与MORC家族类蛋白直接结合 | 第52-54页 |
3.2.2 MORC6在体内与MORC1及MORC2形成蛋白复合体 | 第54-55页 |
3.2.3 MORC6参与部分RdDM作用位点DNA甲基化的形成 | 第55-57页 |
3.2.4 MORC6参与RdDM途径介导的基因沉默,但不局限于RdDM途径 | 第57-59页 |
3.2.5 MORC6在转录沉默中的作用不依赖其介导DNA甲基化的功能 | 第59-60页 |
3.2.6 MORC6在体内结合IDN2及SWI/SNF染色体重塑因子 | 第60-6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63-69页 |
4.1 SUVH2/9与DDR蛋白复合体组分直接结合 | 第63页 |
4.2 SUVH2/9将pol V招募至RdDM作用位点 | 第63-64页 |
4.3 SUVH2是没有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的SU(VAR)3-9同源蛋白 | 第64页 |
4.4 SUVH2/9体内结合MORC蛋白复合体 | 第64-65页 |
4.5 MORC蛋白复合体在RdDM途径中的功能 | 第65页 |
4.6 MORC6介导的基因沉默不依赖DNA甲基化的改变 | 第65-66页 |
4.7 MORC蛋白复合体在染色质构象调控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| 第66页 |
4.8 SUVH2与SUVH9在转录水平基因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| 第66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附录 | 第83-91页 |
附图1 CRISPR-CAS9方法敲除MORC1 | 第83页 |
附图2 MORC家族蛋白突变体中pol V-lncRNA的转录 | 第83-84页 |
附图3-1 MORC6与RdDM组分在SUVH2/9与MORC6共同转录调控位点及非RdDM位点上的遗传关系 | 第84页 |
附图3-2 MORC6与RdDM组分在MORC6特异转录调控位点上的遗传关系 | 第84-85页 |
附图4 MORC6与IDN2在RdDM与MORC6共同转录调控位点上的遗传关系 | 第85-86页 |
附表1 本论文中所使用的引物序列 | 第86-91页 |
作者简历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