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2页 |
1.1 催化裂化的外取热技术 | 第9-11页 |
1.1.1 取热技术的发展 | 第9页 |
1.1.2 外取热技术 | 第9-10页 |
1.1.3 再生剂调温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2 流化床中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 | 第11-16页 |
1.2.1 影响传热过程的主要因素 | 第12-14页 |
1.2.2 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机理与模型 | 第14-16页 |
1.3 前期有关气固流化床床层与壁面间传热的研究 | 第16-20页 |
1.3.1 气固流化床中有关床层与壁面间传热的实验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.2 气固流化床中床层与壁面间传热的CFD数值模拟 | 第18-19页 |
1.3.3 CPFD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2-34页 |
2.1 研究内容 | 第22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2-33页 |
2.2.1 数学模型 | 第22-27页 |
2.2.2 几何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2.3 网格划分 | 第29-30页 |
2.2.4 边界条件 | 第30页 |
2.2.5 参数设置 | 第30-31页 |
2.2.6 模型验证 | 第31-33页 |
2.3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竖直管气固鼓泡床中两相流动特性 | 第34-53页 |
3.1 鼓泡床中宏观流动特性 | 第34-39页 |
3.1.1 固含率的分布 | 第34-37页 |
3.1.2 颗粒速度分布 | 第37-38页 |
3.1.3 床层颗粒内循环流率 | 第38-39页 |
3.2 加热管壁面气固流动特性 | 第39-46页 |
3.2.1 基于颗粒团更新模型的参数 | 第39-44页 |
3.2.2 加热管壁面表面密度 | 第44-45页 |
3.2.3 两相流动特性的轴向分布 | 第45-46页 |
3.3 壁面颗粒更新 | 第46-50页 |
3.4 传热系数、壁面颗粒更新频率及床层颗粒宏观流动之间的关系 | 第50-51页 |
3.5 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气固流化床中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特性 | 第53-66页 |
4.1 模拟传热系数的获得 | 第53-54页 |
4.2 床层温度 | 第54-55页 |
4.3 局部传热系数的轴径向分布 | 第55-58页 |
4.4 传热模块的机理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5 平均传热系数与表观气速之间的关系 | 第60-61页 |
4.6 传热系数周向分布 | 第61-63页 |
4.7 瞬时传热系数与颗粒浓度和颗粒更新通量的关系 | 第63-65页 |
4.8 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符号说明 | 第68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 表面流动参数的处理程序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