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7页 |
1.2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| 第7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| 第8-9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4.2 研究框架 | 第9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特点 | 第9-10页 |
第2章 小学校园现状研究和相关理论 | 第10-24页 |
2.1 小学校园设计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0-17页 |
2.1.1 国内外教育及校园的发展历程 | 第10-13页 |
2.1.2 我国城市小学校园建设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2.1.3 当前城市小学校园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7页 |
2.2 教学体制对我国小学校园发展的影响 | 第17页 |
2.3 使用后评估理论的研究 | 第17-22页 |
2.3.1 使用后评估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3.2 使用后评估的特性和作用 | 第18-19页 |
2.3.3 POE的层次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3.4 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情况 | 第20-22页 |
2.4 建筑性能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5 环境行为学的论述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大连市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估 | 第24-64页 |
3.1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估前期研究 | 第24-26页 |
3.1.1 风景小学建筑基本要求 | 第24-25页 |
3.1.2 风景小学教学楼空间类型划分 | 第25-26页 |
3.1.3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价指标 | 第26页 |
3.1.4 小结 | 第26页 |
3.2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估的数据采集方法和信息准备 | 第26-31页 |
3.2.1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价方法的应用原则 | 第26-27页 |
3.2.2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估的数据采集方法 | 第27-30页 |
3.2.3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估的信息准备 | 第30-31页 |
3.3 风景小学使用后评价研究 | 第31-64页 |
3.3.1 风景小学现状介绍 | 第31-41页 |
3.3.2 先导性研究 | 第41-44页 |
3.3.3 整体环境的使用后评估研究 | 第44-52页 |
3.3.4 学习空间的使用后评估研究 | 第52-57页 |
3.3.5 多义空间的使用后评估研究 | 第57-61页 |
3.3.6 附属空间的使用后评估研究 | 第61-64页 |
第4章 大连市风景小学调试设计 | 第64-77页 |
4.1 风景小学调试原则 | 第64-65页 |
4.1.1 适应时代发展 | 第64页 |
4.1.2 可持续性原则 | 第64页 |
4.1.3 促进交往性 | 第64-65页 |
4.1.4 激发空间活力 | 第65页 |
4.2 风景小学调试设计 | 第65-76页 |
4.2.1 指导思想 | 第65页 |
4.2.2 规划设计 | 第65-66页 |
4.2.3 空间设计 | 第66-73页 |
4.2.4 形象设计 | 第73页 |
4.2.5 细部设计 | 第73-76页 |
4.2.6 绿色建筑设计 | 第7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77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附录A 调查问卷 | 第84-90页 |
附录B 图集(C1-C5) | 第90-9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5-96页 |
文中插图及表格来源 | 第96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