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催化性和氧化性二次流的固发推力特性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1.2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原理与模式 | 第15-17页 |
| 1.3 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7-20页 |
| 1.4 研究思路及工作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实验装置结构设计及二次流工质的选择 | 第21-32页 |
| 2.1 流体喉部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装药 | 第21-24页 |
| 2.1.1 推进剂药型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| 2.1.2 推进剂参数 | 第22-24页 |
| 2.2 流体喉部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设计 | 第24-29页 |
| 2.2.1 FNT流体喉部喷管设计 | 第24-26页 |
| 2.2.2 燃烧室壳体壁厚及联接强度设计 | 第26-29页 |
| 2.3 气粒混合器设计 | 第29-31页 |
| 2.4 二次流工质的选择 | 第31页 |
| 2.4.1 催化性二次流工质选择 | 第31页 |
| 2.4.2 氧化性二次流的工质选择 | 第31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3章 流体喉部热试实验方案 | 第32-43页 |
| 3.1 实验发动机系统 | 第32-33页 |
| 3.2 二次流参数设计 | 第33-36页 |
| 3.2.1 催化性二次流热试试验 | 第33-34页 |
| 3.2.2 氧化性二次流热试试验 | 第34-36页 |
| 3.3 二次流供给系统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3.3.1 催化性二次流热试试验 | 第36-38页 |
| 3.3.2 氧化性二次流热试试验 | 第38页 |
| 3.4 测控系统 | 第38-41页 |
| 3.5 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| 第41-42页 |
| 3.6 点火药量选择与估算 | 第42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4章 流体喉部热试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4.1 催化性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4.1.1 燃烧室压强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4.1.2 推力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4.2 氧化性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4.2.1 压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4.2.2 热试、冷流实验对比 | 第48-49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结果分析 | 第50-62页 |
| 5.1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50-54页 |
| 5.1.1 控制方程 | 第50-51页 |
| 5.1.2 二维湍流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5.1.3 离散相模型 | 第52-54页 |
| 5.2 边界条件及模型发动机网格 | 第54-55页 |
| 5.3 发动机的非稳态流动过程 | 第55-61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6.1 研究总结 | 第62页 |
| 6.2 研究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