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导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综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及创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创新之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本文不足之处第17-18页
2 本文研究所依托的相关理论介绍第18-24页
    2.1 政府监管的内涵及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府监管的内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府监管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2.2 金融监管理论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市场不完全性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寻租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利益集团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金融监管的辩证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经济监管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金融约束理论第22-24页
3 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的历程与现状第24-37页
    3.1 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的历程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1949至文化大革命前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改革开放初期到1995年的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1995年-2003年的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2004年至今的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第29-31页
    3.2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政府监管现状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规模明显提升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力度显著增加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农村信用社的进入机制初步形成第36-37页
4. 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4.1 各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协调第37-38页
    4.2 省联社监管功能的有效性不足第38-40页
    4.3 政府监管缺乏科学性第40-41页
    4.4 政府监管下的农村信用社利率过高,缺乏弹性第41-42页
    4.5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第42-44页
5 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第44-49页
    5.1 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第44-45页
    5.2 重点改进省联社的自身建设第45页
    5.3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形式的农村信用社实行差别监管第45-46页
    5.4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放松利率管制第46-47页
    5.5 加强和完善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研究
下一篇:基础资产特征对资产支持证券风险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