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临床资料 | 第11-12页 |
1. 病例选择 | 第11页 |
2. 纳入标准 | 第11页 |
3. 排除标准 | 第11页 |
4. 剔除标准 | 第11页 |
5. 分组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 锻炼方法 | 第12页 |
2. 评价指标 | 第12-13页 |
2.1 VAS评分 | 第12页 |
2.2 ODI评分 | 第12页 |
2.3 病变节段患侧多裂肌面积的改变率 | 第12-13页 |
2.4 腰椎不稳定前期症状问卷 | 第13页 |
2.5 X线片上腰椎稳定性 | 第13页 |
3. 评估内容 | 第13页 |
4. 统计学分析 | 第13-14页 |
第三章 研究结果 | 第14-19页 |
1. 一般资料 | 第14页 |
2. 三组VAS评分比较 | 第14-15页 |
3. 三组ODI评分对比 | 第15-16页 |
4. 术前术后多裂肌面积及其变化率的比较 | 第16-17页 |
5. 腰椎稳定性比较 | 第17页 |
6. 腰椎不稳前期症状问卷调查 | 第17-1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19-27页 |
1.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腰椎退变的相关关系 | 第19-21页 |
1.1 加速邻近节段退变 | 第19页 |
1.2 破坏了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| 第19-20页 |
1.3 术后腰背肌肉萎缩 | 第20-21页 |
2. 术后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 | 第21-22页 |
3. 腰背肌锻炼方式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4. 腰背肌锻炼的作用机制 | 第23-24页 |
4.1 增强背肌肉力量,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| 第23页 |
4.2 降低椎间盘压力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| 第23页 |
4.3 加快代谢,减少炎性物质的堆积 | 第23-24页 |
4.4 避免神经根粘连状态,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 | 第24页 |
5. 如何合理地进行腰背肌锻炼 | 第24-25页 |
6. 中医学对于腰椎术后腰背肌锻炼的认识 | 第25页 |
7. 该课题研究的不足 | 第25-26页 |
8. 展望 | 第26-27页 |
结论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附录 | 第31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40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