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光化学物质论文

氢键动力学对光物理过程的影响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0页
1 文献综述第10-28页
    1.1 分子识别与传感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识别甲醛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胶束中染料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含硼染料用于氧传感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激发态下氢键的行为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激发态氢键动力学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发光材料与客体分子间氢键作用第16页
    1.3 卤键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密度泛函理论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Thomas-Fermi模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Kohn-Sham方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交换-相关泛函第20-21页
    1.5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Runge-Gross定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含时Kohn-Sham方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含时Kohn-Sham方程的线性响应第22-24页
    1.6 辐射和非辐射跃迁概率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Franck-Condon原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费米黄金规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辐射跃迁速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非辐射跃迁速率第26-27页
    1.7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7-28页
2 [Zn(3-tzba)(2,2'-bipy)(H_2O)]·3H_2O 检测甲醛的机理第28-43页
    2.1 计算方案第29页
    2.2 计算模型第29-33页
    2.3 发光机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前线分子轨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荷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子组态第35-36页
    2.4 电子跃迁能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激发态下氢键动力学行为第37-39页
    2.6 氢键对LMOF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3 水分子对胶束内染料发光行为的影响第43-55页
    3.1 计算过程第44页
    3.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4-49页
    3.3 发光机理的变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原子电荷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子组态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3.4 激发能和振子强度第51-52页
    3.5 激发态氢键行为及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4 I_2-BODIPY用于氧传感的机理研究第55-66页
    4.1 计算方案第55-56页
    4.2 计算模型的构建第56-59页
    4.3 氧传感机理的研究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_2-BODIPY发光机理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氧分子对I_2-BODIPY发光机理的影响第60-62页
    4.4 光物理过程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结论第66-67页
创新点及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铜基水滑石催化剂制备及氢解高浓度纤维素性能
下一篇:Pt(Ⅱ)配合物发光开关材料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