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问责法律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制反思 | 第11-21页 |
1.1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问责法律规定 | 第11-15页 |
1.1.1 监管目标问责 | 第11-12页 |
1.1.2 监管权问责 | 第12-15页 |
1.1.3 组织结构问责 | 第15页 |
1.1.4 财务问责 | 第15页 |
1.2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制的不足 | 第15-20页 |
1.2.1 监管目标难以衡量 | 第16页 |
1.2.2 立法问责存在瑕疵 | 第16-17页 |
1.2.3 监督权制约制度不规范 | 第17-18页 |
1.2.4 组织结构缺乏激励机制 | 第18-19页 |
1.2.5 财政预算独立性不强 | 第19-20页 |
1.3 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制的认识 | 第21-29页 |
2.1 问责制内涵认识 | 第21-23页 |
2.1.1 问责 | 第21-22页 |
2.1.2 问责性 | 第22-23页 |
2.1.3 问责制 | 第23页 |
2.2 问责制基础理论认识 | 第23-26页 |
2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4页 |
2.2.2 公共利益选择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3 权力制约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 问责制价值认识 | 第26-29页 |
2.3.1 补强独立性 | 第26-27页 |
2.3.2 落实矫正正义 | 第27-28页 |
2.3.3 保障合法性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制的完善 | 第29-44页 |
3.1 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9-33页 |
3.1.1 依法问责原则 | 第29页 |
3.1.2 多重问责原则 | 第29-31页 |
3.1.3 问责方式多样原则 | 第31页 |
3.1.4 全程问责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1.5 有效问责原则 | 第32-33页 |
3.2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问责制具体建议 | 第33-44页 |
3.2.1 权衡多元监管目标 | 第33-35页 |
3.2.2 完善立法权的制约 | 第35-38页 |
3.2.3 健全监督权问责制度 | 第38-42页 |
3.2.4 改善组织结构问责 | 第42页 |
3.2.5 提高预算的独立性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