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本课题的来源、选题依据、研究背景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、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4 研究基础 | 第12-13页 |
1.5 论文框架结构 | 第13-14页 |
1.6 研究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| 第14页 |
2. 文化产业现况 | 第14-24页 |
2.1 文化产业的由来 | 第14页 |
2.2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4-16页 |
2.3 中国文化产业的宏观发展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3.1 广播、电视产业与出版产业初具成熟规模(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) | 第16页 |
2.3.2 戏剧舞蹈的演出、体育、娱乐业(文化服务行业) | 第16页 |
2.3.3 文化旅游产业热度持续上升 | 第16-17页 |
2.3.4 建筑设计、装饰、形象设计(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) | 第17页 |
2.4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| 第17-19页 |
2.4.1 美国:市场驱动型 | 第17-18页 |
2.4.2 英、法:资源驱动型 | 第18页 |
2.4.3 日、韩:政策驱动型 | 第18-19页 |
2.5 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及普及性 | 第19-20页 |
2.6 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 | 第20-22页 |
2.7 文化产业的业态与经营 | 第22-23页 |
2.8 北京地区的文化产业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 实例分析 | 第24-48页 |
3.1 一号地国际艺术区分析 | 第24-33页 |
3.1.1 一号地发展背景 | 第24页 |
3.1.2 地理位置 | 第24-25页 |
3.1.3 入口 | 第25-26页 |
3.1.4 园区内部 | 第26-30页 |
3.1.5 排水 | 第30页 |
3.1.6 供暖 | 第30-31页 |
3.1.7 签约状况 | 第31页 |
3.1.8 园区业态 | 第31页 |
3.1.9 园区管理人员采访 | 第31-33页 |
3.2 新华1949园区分析 | 第33-48页 |
3.2.1 新华1949园区发展背景及地理位置 | 第33-34页 |
3.2.2 新华1949园区入口 | 第34-35页 |
3.2.3 新华1949园区内部 | 第35-48页 |
3.2.4 园区业态 | 第48页 |
4. 国外案例分析 | 第48-53页 |
4.1 泰特现代美术馆 | 第48-51页 |
4.1.1 美术馆历史 | 第49页 |
4.1.2 美术馆的改建 | 第49-50页 |
4.1.3 美术馆的改建后的意义 | 第50-51页 |
4.1.4 美术馆新一轮的扩建 | 第51页 |
4.2 麻州当代艺术馆(MASS MOCA) | 第51-53页 |
4.2.1 艺术馆历史 | 第51-52页 |
4.2.2 艺术馆的改造 | 第52-53页 |
5. 总结 | 第53-56页 |
5.1 国内创意产业园现状 | 第53-54页 |
5.1.1 立面表皮的改造 | 第53-54页 |
5.1.2 园区景观的改造 | 第54页 |
5.1.3 园区氛围 | 第54页 |
5.2 国外创意产业园现状 | 第54-55页 |
5.2.1 立面表皮的改造 | 第54页 |
5.2.2 园区景观的改造 | 第54-55页 |
5.2.3 园区氛围 | 第55页 |
5.3 国内外创意产业园现状的对比与启示 | 第55-56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
鸣谢 | 第57-58页 |
附件 | 第58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