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4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3.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| 第21-22页 |
1.4 文章结构、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4.1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| 第22-23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1.5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| 第25-36页 |
2.1 《问题报告》 | 第25页 |
2.2 《原则公告草案》 | 第25-26页 |
2.3 IFRS 4 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 | 第26-28页 |
2.3.1 保险合同的相关定义及适用范围 | 第26-27页 |
2.3.2 保险合同的确认与计量 | 第27页 |
2.3.3 披露 | 第27-28页 |
2.4 2007年讨论稿 | 第28-31页 |
2.4.1 保险负债的计量 | 第28页 |
2.4.2 保险负债的其他计量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4.3 保单持有人行为、顾客关系和取得成本 | 第29-30页 |
2.4.4 保险合同的其他议题 | 第30-31页 |
2.5 2010年征求意见稿 | 第31-34页 |
2.5.1 保险合同的认定 | 第31-33页 |
2.5.2 保险合同的确认 | 第33页 |
2.5.3 保险合同负债的计量问题 | 第33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2013年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议题探讨 | 第36-47页 |
3.1 定义、使用范围及合并保险合同 | 第36-37页 |
3.1.1 定义 | 第36页 |
3.1.2 使用范围 | 第36页 |
3.1.3 合并保险合同 | 第36-37页 |
3.2 保险合同分拆 | 第37-38页 |
3.3 当前计量模型 | 第38-41页 |
3.3.1 现金流 | 第38页 |
3.3.2 复制组合 | 第38-39页 |
3.3.3 保险合同边界 | 第39页 |
3.3.4 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折现率变化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| 第39-40页 |
3.3.5 风险调整 | 第40页 |
3.3.6 合同服务边际 | 第40-41页 |
3.4 计量剩余保险责任负债的简易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5 列报 | 第42-43页 |
3.6 其他议题 | 第43-45页 |
3.6.1 现金流受标的项目回报影响的合同 | 第43页 |
3.6.2 确认、修改和终止确认 | 第43-44页 |
3.6.3 业务合并和保单组合转让 | 第44页 |
3.6.4 披露 | 第44页 |
3.6.5 过渡条款 | 第44-4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影响 | 第47-53页 |
4.1 我国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发展演变及与IFRS的比较 | 第47-49页 |
4.1.1 我国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发展演变 | 第47-48页 |
4.1.2 我国保险合同会计准则与IFRS的比较 | 第48-49页 |
4.2 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影响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2.1 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宏观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2.2 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对我国保险业的微观影响 | 第50-52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| 第53-57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3页 |
5.2 对策建议 | 第53-55页 |
5.2.1 密切跟踪国际保险合同会计准则的最新进展 | 第53-54页 |
5.2.2 积极加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中 | 第54页 |
5.2.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4-55页 |
5.2.4 完善准备金新评估方法旳实施细则 | 第55页 |
5.3 未来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