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6页 |
1.1 正面观上颌前牙宽度“黄金比例”的概念 | 第13页 |
1.2“黄金比例”的争议 | 第13-14页 |
1.3 正面观上颌前牙“黄金比例”在性别、种族之间的差异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正面观上颌前牙宽度比例正常值范围的研究 | 第16-26页 |
2.1 立体依据 | 第16-17页 |
2.2 材料及方法 | 第17-20页 |
2.2.1 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2.2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.3 减小误差处理 | 第19页 |
2.2.4 统计学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20-23页 |
2.3.1 正态分布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2 正面观上颌侧切牙/中切牙宽度比值分析结果 | 第21-22页 |
2.3.3 正面观上颌尖牙/侧切牙宽度比值分析结果 | 第22-23页 |
2.4 讨论 | 第23-25页 |
2.4.1 实验方法的确立 | 第23页 |
2.4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4.3 其他因素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5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正面观上颌前牙宽度的“黄金比例”研究 | 第26-34页 |
3.1 立体依据 | 第26页 |
3.2 材料和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1 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2 评审团成员分布 | 第27页 |
3.2.3 评分流程 | 第27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27-31页 |
3.3.1 正面观上颌侧切牙/中切牙宽度“黄金比例”分析结果 | 第27-28页 |
3.3.2 正面观上颌尖牙/侧切牙宽度“黄金比例”分析结果 | 第28-29页 |
3.3.3 男性、女性“黄金比例”与正常值范围比较 | 第29-31页 |
3.3.4 受试者的牙弓形态分布情况 | 第31页 |
3.4 讨论 | 第31-33页 |
3.4.1 实验方法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3.4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2页 |
3.4.3 其他因素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5 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35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