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英文缩写词表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14-21页 |
2.1 AF的射频消融 | 第14-16页 |
2.1.1 局灶消融 | 第15页 |
2.1.2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 | 第15页 |
2.1.3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| 第15页 |
2.1.4 心房复杂碎裂电位消融 | 第15-16页 |
2.2 不同检查方法对食管及周围结构的显示 | 第16-19页 |
2.2.1 多层螺旋CT成像 | 第16-18页 |
2.2.2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(TEE) | 第18-19页 |
2.2.3 Carto-merge技术 | 第19页 |
2.2.4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(MRI) | 第19页 |
2.3 小结与展望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6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1页 |
3.2 扫描方案 | 第21页 |
3.3 图像后处理及测量方法 | 第21-25页 |
3.4 统计学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26-30页 |
4.1 各肺静脉与食管距离和左心房、食管及胸廓测量值及相关性 | 第26页 |
4.2 各肺静脉与食管的最短距离 | 第26-27页 |
4.3 肺静脉与食管解剖分型与肺静脉-食管距离之间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4.4 冠状窦、心大静脉与食管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4.5 左心房后壁与食管间脂肪垫分析 | 第29-30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0-34页 |
5.1 测量结果的分析及意义 | 第30-32页 |
5.1.1 各肺静脉与左心房、食管及胸廓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0页 |
5.1.2 肺静脉与食管解剖分型与肺静脉-食管的距离分析 | 第30-31页 |
5.1.3 CS、GCV与食管的距离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1.4 食管与左心房后壁间脂肪垫结构分析 | 第32页 |
5.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| 第32-33页 |
5.3 本研究方法的不足 | 第33-34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