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关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6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价值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目标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内容框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的方法第14-16页
第二章 民营银行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-22页
    2.1 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民营银行的定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民营银行的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产业组织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2.3 金融中介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4 金融结构理论第20-22页
第三章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状第22-32页
    3.1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历程回顾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宏观环境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3.3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微观环境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关于我国民营银行改革增量的统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关于我国民营银行改革存量的统计第28-29页
    3.4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逻辑演绎第29-32页
第四章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问题分析第32-41页
    4.1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缺乏标准化管理细则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我国银行市场准入具有行政壁垒特点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对银行市场准入控制的理论依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具体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4.2 民营银行缺乏市场化运营机制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民营银行有效治理机制的构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民营银行经营行为趋同国有银行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存在潜在关联交易风险第37-38页
    4.3 民营银行缺乏有效市场退出机制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我国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银行市场退出法律体系不健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缺乏退出风险分担机制第40-41页
第5章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对策建议第41-49页
    5.1 构建银行业标准化市场准入制度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采取审批制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准入条件要参照市场化水平动态调整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民营银行准入审批重点的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5.2 完善民营银行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民营银行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标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鼓励民营银行发展创新经营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构建多元监管体系,避免关联交易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完善民营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完善银行退出法律体系建设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构建市场退出风险分担机制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后记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
下一篇: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金融监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