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质学论文--历史地质学、地层学论文--古气候学论文

泥河湾盆地下沙沟地区上新世—更新世过渡时期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上新世末-更新世初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泥河湾盆地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流程第13-14页
    1.5 课题来源第14-15页
2 研究区概况第15-17页
    2.1 下沙沟地区地理位置第15页
    2.2 地质地貌及水文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气候与植被第16-17页
3 材料与方法第17-24页
    3.1 剖面岩性与样品采集第17-18页
    3.2 剖面年代第18-19页
    3.3 孢粉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孢粉实验处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孢粉鉴定统计与数据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 3.4 炭屑分析与数据处理第21-22页
    3.5 粒度分析与数据处理第22-23页
    3.6 烧失量分析与数据处理第23-24页
4 结果分析第24-34页
    4.1 孢粉分析结果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下沙沟剖面主要孢粉类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下沙沟剖面孢粉组合特征第24-28页
    4.2 炭屑分析结果第28-31页
    4.3 粒度分析结果第31页
    4.4 烧失量分析结果第31-34页
5 讨论第34-41页
    5.1 云杉属(Picea)花粉缺失及主要影响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 5.2 各代用指标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炭屑浓度及C/P值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沉积物粒度参数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沉积物烧失量指标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第35-36页
    5.3 下沙沟地区上新世-更新世过渡时期气候与环境演变特征第36-38页
    5.4 区域对比第38-41页
6 结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50页
附录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扬子陆块东南缘成冰纪冰川作用的启动时限、碎屑物源及全球对比
下一篇:我国铍资源特征、供需预测与发展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