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软件测试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软件测试的发展历史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软件自动化测试 | 第14-21页 |
·软件自动化测试概述 | 第14页 |
·自动化测试与手工测试的成果比较 | 第14-18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分类比较 | 第16-18页 |
·自动化测试的价值 | 第18-19页 |
·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定位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介绍 | 第21-44页 |
·线性脚本 | 第21-22页 |
·线性脚本的优点与不足 | 第21-22页 |
·模块化测试脚本框架 | 第22-25页 |
·模块化测试脚本框架的优缺点 | 第25页 |
·测试库结构框架 | 第25-29页 |
·测试库结构框架的优缺点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驱动测试框架 | 第29-32页 |
·数据驱动测试框架的优缺点 | 第32页 |
·关键字/表格驱动测试框架 | 第32-35页 |
·关键字/表格驱动测试框架的优缺点 | 第34-35页 |
·混合型测试框架 | 第35页 |
·对测试工具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RFT的工作原理介绍 | 第36-38页 |
·脚本的生成 | 第36-37页 |
·RFT脚本与纯Java文件的比较 | 第37-38页 |
·RFT对于数据驱动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支持 | 第38页 |
·IBM自动化测试框架 | 第38-43页 |
·应用对象层 | 第39-41页 |
·任务层 | 第41页 |
·测试用例层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IBM自动化测试框架针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改进 | 第44-57页 |
·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物流信息系统中对象的识别 | 第45-50页 |
·原有对象识别方式的局限 | 第45-46页 |
·物流信息系统程序的特点 | 第46-47页 |
·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对象识别方法 | 第47-50页 |
·改进后的优势 | 第50页 |
·动态获取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0-56页 |
·静态获取方法 | 第51页 |
·动态获取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属性的存储与查找 | 第53-55页 |
·识别属性的选取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对物流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与实现 | 第57-66页 |
·测试框架的总体结构 | 第57-58页 |
·框架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8-65页 |
·测试驱动层 | 第58-60页 |
·自动化测试引擎 | 第60-61页 |
·软件生命周期模块 | 第61-64页 |
·日志生成模块 | 第64页 |
·数据验证模块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6-74页 |
·系统修改后对象获取实验 | 第66-68页 |
·页面中相同对象的识别测试实验 | 第68-69页 |
·测试框架长时间运行实验 | 第69-72页 |
·测试框架的改进方案 | 第72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·总结 | 第74页 |
·进一步的工作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