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前言第10-16页
   ·亚高山草甸的概念研究第10页
   ·植物区系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·植物多样性及干扰因素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第14-16页
2 东灵山自然地理与人类活动概况第16-18页
   ·东灵山自然地理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·东灵山人类活动概况第17-18页
3 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分析第18-36页
   ·东灵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新资料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北京新记录种,一枝黄花(菊科Compositae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北京新变异类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前人在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发现的新记录种第20-21页
   ·蕨类植物区系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·种子植物区系分析第22-32页
     ·科分布区类型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属分布区类型第26-29页
     ·种分布区类型第29-32页
   ·生活型分析与生态适应第32-33页
   ·小结第33-36页
     ·高山植物多样化,草甸景观独特第33页
     ·区系成分复杂多样,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第33页
     ·特有种丰富,与西北、西南植物有较深的历史渊源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植物生活型与生境相关性高第34-36页
4 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类型第36-44页
   ·亚高山灌丛植被型第36-37页
   ·亚高山草甸植被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·薹草草甸第37页
     ·禾草草甸第37页
     ·杂类草草甸第37-39页
   ·东灵山亚高山草甸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第39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4页
5 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其人为干扰影响第44-52页
   ·人为干扰对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旅游距离带植物科、属、种组成第44-46页
     ·不同旅游距离带主要植物种生态优势度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·人为干扰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48-50页
   ·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对策第50-52页
6 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资源植物与保护植物研究第52-62页
   ·植物资源第52-58页
     ·食用植物资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药用植物资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工业用植物资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观赏植物资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有毒植物资源第57-58页
   ·保护植物第58-60页
   ·小结第60-62页
7 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个人简介第70-72页
导师简介第72-74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附录第78-90页
图版第90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紫穗槐幼苗在污泥影响下的生理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特征研究
下一篇:阻抗谱法研究植物叶片水分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