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CL与FPGA异构模式的颜色识别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OpenCL技术框架与颜色识别理论基础 | 第14-23页 |
2.1 OpenCL的技术框架 | 第14-18页 |
2.1.1 OpenCL平台模型 | 第14-15页 |
2.1.2 OpenCL执行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1.3 OpenCL内存模型 | 第16-18页 |
2.1.4 OpenCL编程模型 | 第18页 |
2.2 颜色识别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2.1 RGB色彩空间 | 第18-19页 |
2.2.2 灰度阈值法颜色识别 | 第19-20页 |
2.2.3 颜色识别并行加速可行性分析 | 第20-23页 |
第3章 OpenCL与FPGA加速系统的实现 | 第23-37页 |
3.1 硬件平台的介绍 | 第23-24页 |
3.2 OpenCL开发环境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3.3 OpenCL最小硬件系统 | 第25-28页 |
3.4 OpenCL系统Linux镜像制作 | 第28-31页 |
3.5 OpenCL的编程过程 | 第31-34页 |
3.5.1 OpenCL内核代码的编程 | 第31-32页 |
3.5.2 OpenCL主机代码的编程 | 第32-34页 |
3.6 编译OpenCL内核和主机程序 | 第34-35页 |
3.7 运行OpenCL内核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视觉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7-49页 |
4.1 硬件系统设计 | 第37-43页 |
4.1.1 图像采集子系统 | 第39-40页 |
4.1.2 图像显示子系统 | 第40-41页 |
4.1.3 OpenCL加速子系统 | 第41-43页 |
4.2 软件系统设计 | 第43-46页 |
4.2.1 图像采集子系统 | 第43-44页 |
4.2.2 图像显示子系统 | 第44-46页 |
4.2.3 OpenCL加速子系统 | 第46页 |
4.3 魔方色块的颜色识别 | 第46-49页 |
第5章 颜色识别算法的改进 | 第49-57页 |
5.1 灰度阈值法的缺陷 | 第49页 |
5.2 灰度阈值颜色识别的改进方法 | 第49-50页 |
5.3 特征方程参数和阈值的确定 | 第50-51页 |
5.4 特征方程参数优化 | 第51-53页 |
5.5 改进型颜色识别的实现 | 第53页 |
5.6 改进后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3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