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土地管理、规划及利用论文

丽江市土地整治分类与分区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6 研究技术路线第13-15页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述及土地整治情况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国外土地整治情况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德国土地整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俄罗斯土地整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澳大利亚土地整治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国内土地整治情况第21-23页
第三章 土地整治分区研究理论基础第23-29页
    3.1 土地整治的概念、内涵及类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土地整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土地整治的内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土地整治的类型第24-25页
    3.2 土地整治分区相关理论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地学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地域分异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态经济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系统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可持续利用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人居环境理论第27-29页
第四章 丽江市区域概况及其土地利用状况第29-48页
    4.1 丽江市自然地理概况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理位置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水文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气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地形地貌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土壤及土壤侵蚀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生物资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矿产资源第38-40页
    4.2 土地利用状况第40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土地利用现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土地利用特点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土地整治面临机遇和挑战第44-48页
第五章 土地整治分区方法、原则和依据第48-53页
    5.1 分区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聚类分析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糊聚类分析法第49-51页
    5.2 分区原则第51-52页
    5.3 分区依据第52-53页
第六章 丽江市土地整治分区第53-64页
    6.1 分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分区指标选取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分区指标选取依据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分区指标体系建立第55-57页
    6.2 样本数据标准化第57-58页
    6.3 建立模糊等价矩阵第58-59页
    6.4 求取模糊相似矩阵第59-60页
    6.5 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第60页
    6.6 分区结果分析第60-64页
第七章 结论第64-6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7.2 创新与不足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研究创新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研究存在不足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实践情况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管理层权力、企业战略差异度和企业业绩极端化--基于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
下一篇:荆州市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