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引言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研究评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总结与影响因素 | 第20-38页 |
2.1 主要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1.1 地租地价理论 | 第20页 |
2.1.2 产权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| 第21页 |
2.1.4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1.5 城市化阶段论 | 第22-23页 |
2.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| 第23-38页 |
2.2.1 自然因素 | 第23-27页 |
2.2.2 经济因素 | 第27-35页 |
2.2.3 社会因素 | 第35-38页 |
3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概况 | 第38-45页 |
3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38页 |
3.2 济南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| 第38-45页 |
3.2.1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| 第38-39页 |
3.2.2 城市土地利用特点 | 第39-42页 |
3.2.3 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| 第42-45页 |
4 济南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| 第45-69页 |
4.1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45-47页 |
4.1.1 构建原则 | 第45-46页 |
4.1.2 指标体系的确立 | 第46-47页 |
4.2 评价尺度选取 | 第47页 |
4.3 评价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4 时间尺度分析 | 第49-60页 |
4.5 空间尺度分析 | 第60-69页 |
4.5.1 济南市六个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| 第60-63页 |
4.5.2 济南市在副省级市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比较 | 第63-66页 |
4.5.3 济南市在山东省不同地市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比较 | 第66-6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9页 |
5 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 | 第69-74页 |
5.1 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,提升城市土地产出效能 | 第69-70页 |
5.2 以增量带存量,优化城市用地结构 | 第70-71页 |
5.3 完善评价评估体系,构建长效机制 | 第71页 |
5.4 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,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| 第71-72页 |
5.5 充分应用“3S”技术,加大土地监管力度 | 第72-73页 |
5.6 加快地铁修建,增强垂直空间利用 | 第73-74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74-7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4页 |
6.2 创新和不足 | 第74-7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