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安全视角下能源结构优化评估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2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20-21页 |
1.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3.1 论文的总体思路 | 第21-22页 |
1.3.2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1.4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1.5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分析 | 第25-37页 |
2.1 我国能源结构现状 | 第25-31页 |
2.1.1 能源资源禀赋 | 第25-26页 |
2.1.2 能源供给概况 | 第26-28页 |
2.1.3 能源消费现状 | 第28-30页 |
2.1.4 能源环境现状 | 第30-31页 |
2.2 能源安全视角下国家能源结构优化战略形成 | 第31-34页 |
2.2.1 能源安全的内涵 | 第32-34页 |
2.2.2 能源结构优化的概念基础 | 第34页 |
2.3 能源安全视角下能源结构优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| 第34-3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能源安全视角分析能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7-52页 |
3.1 能源安全对能源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| 第37-44页 |
3.1.1 能源安全与能源结构影响因素筛选 | 第37-39页 |
3.1.2 能源安全与能源结构协整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1.3 能源安全与能源结构指标间因果检验 | 第43-44页 |
3.2 构建安全能源结构评估模型 | 第44-47页 |
3.2.1 安全能源结构评估模型 | 第44-45页 |
3.2.2 SES能源子系统 | 第45-47页 |
3.3 多维安全能源结构评估指标体系 | 第47-51页 |
3.3.1 理论框架 | 第47页 |
3.3.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| 第47-48页 |
3.3.3 维度、分类和度量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.4 SES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9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能源结构合理度评估模型 | 第52-64页 |
4.1 能源结构综合评估方法概述 | 第52-60页 |
4.1.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| 第52-56页 |
4.1.2 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研究 | 第56-60页 |
4.2 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评估 | 第60-62页 |
4.3 本章小节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能源安全视角下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策略 | 第64-68页 |
5.1 能源结构优化的指导原则 | 第64-65页 |
5.2 能源结构优化的目标 | 第65页 |
5.3 能源禀赋约束下能源结构优化方向 | 第65-66页 |
5.4 能源安全视角下的能源结构优化策略建议 | 第66-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