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半导体光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3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几种途径 | 第14-19页 |
1.3.1 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4-15页 |
1.3.2 非金属元素掺杂 | 第15-16页 |
1.3.3 表面光敏化 | 第16-17页 |
1.3.4 贵金属沉积 | 第17-18页 |
1.3.5 半导体复合 | 第18-19页 |
1.4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、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1.5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5.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5.3 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7页 |
第二章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制备、表征及应用 | 第27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27-28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8-32页 |
2.2.1 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28-29页 |
2.2.2 实验内容 | 第29-31页 |
2.2.3 表征方法 | 第31-3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8页 |
2.3.1 硝酸银的浓度对于磷酸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2.3.2 磷酸氢二钠的浓度对于磷酸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| 第33页 |
2.3.3 反应时间对于磷酸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3.4 洗涤过程中乙醇的含量对于磷酸银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3.5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X-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3.6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3.7 磷酸银光催化剂的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| 第37页 |
2.3.8 磷酸银光催化剂对于模拟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 | 第37-38页 |
2.3.9 磷酸银光催化剂对于甲醛溶液的降解 | 第3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磷酸银/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、表征及应用 | 第41-56页 |
3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2-45页 |
3.2.1 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42-43页 |
3.2.2 实验内容 | 第43页 |
3.2.3 表征方法 | 第43-4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2页 |
3.3.1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5页 |
3.3.2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XRD及XPS谱图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3.3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SEM及TEM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.4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.5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模拟染料实验 | 第49-50页 |
3.3.6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甲醛溶液实验 | 第50-51页 |
3.3.7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自由基捕获实验 | 第51-52页 |
3.3.8 Ag_3PO_4/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反应机理 | 第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第四章 磷酸银/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负载棉织物的制备及应用 | 第56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56-57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7-59页 |
4.2.1 实验材料及仪器 | 第57-58页 |
4.2.2 实验内容 | 第58-59页 |
4.2.3 表征方法 | 第5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6页 |
4.3.1 BTCA处理前后棉织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3.2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后织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3.3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前后织物的扫描电镜图 | 第61-62页 |
4.3.4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前后织物的紫外-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| 第62-63页 |
4.3.5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前后织物对于模拟染料的降解 | 第63-64页 |
4.3.6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前后织物对于甲醛溶液的降解 | 第64-65页 |
4.3.7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织物的循环降解实验 | 第65-66页 |
4.3.8 复合光催化剂负载棉织物对于商用染料的降解 | 第6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69-71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2 建议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