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·Primosomes的简介 | 第14-17页 |
·DnaA-dependent primosome | 第14-15页 |
·PriA-dependent primosome | 第15-17页 |
·蛋白纯化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凝胶过滤 | 第17页 |
·离子交换层析 | 第17页 |
·基因工程构建的纯化标记 | 第17-18页 |
·亲和层析 | 第18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PriC蛋白的克隆、表达和纯化 | 第22-38页 |
·前言 | 第2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2-24页 |
·菌株、质粒 | 第24-26页 |
·方法 | 第26-33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26页 |
·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| 第26-27页 |
·重组质粒pET21a-PriC的构建 | 第27页 |
·目的基因的转化 | 第27-28页 |
·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| 第28-30页 |
·质粒的测序分析 | 第30页 |
·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| 第30-31页 |
·PriC蛋白的表达纯化 | 第31-33页 |
·结果 | 第33-36页 |
·PCR产物 | 第33页 |
·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测序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PriC蛋白的表达纯化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PriC_(1-101)蛋白的克隆、表达与纯化 | 第38-52页 |
·前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-40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9页 |
·菌株、质粒和免疫分析试剂 | 第39-40页 |
·方法 | 第40-46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40页 |
·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| 第40-41页 |
·重组质粒pET21a-PriC_(1-101)的构建 | 第41-42页 |
·目的基因的转化 | 第42页 |
·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| 第42-43页 |
·质粒的测序分析 | 第43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的表达纯化 | 第43-45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圆二色谱分析 | 第46页 |
·结果 | 第46-50页 |
·PCR产物 | 第46-47页 |
·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| 第47页 |
·测序结果 | 第47-48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| 第48-49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PriC_(1-101)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| 第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PriC及其突变体PriC_(1-101)与PriB之间相互作用的初步分析 | 第52-70页 |
·前言 | 第5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2-54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52-53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53-54页 |
·方法 | 第54-59页 |
·pET21a-PriC-notag的构建 | 第54页 |
·pET28at-plus-PriB的构建 | 第54页 |
·pET21a-PriB-notag的构建 | 第54-57页 |
·PriB与PriC-notag相互作用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PriC_(1-101)与PriB的相互作用分析 | 第59页 |
·结果 | 第59-68页 |
·PCR产物 | 第60-61页 |
·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| 第61-63页 |
·重组质粒的测序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PriB与PriC-notag的相互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PriC_(1-101)与PriB-notag的相互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分析讨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缩略语表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80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-82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82-83页 |
附件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