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2 MOFs材料简介 | 第15-21页 |
1.2.1 MOFs的发展 | 第15-16页 |
1.2.2 MOFs的合成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2.2.1 溶剂热法 | 第16页 |
1.2.2.2 液相扩散法 | 第16-17页 |
1.2.2.3 微波辐射法 | 第17页 |
1.2.2.4 离子热法 | 第17页 |
1.2.2.5 机械搅拌法 | 第17页 |
1.2.3 MOFs材料的特点 | 第17-19页 |
1.2.3.1 比表面积大 | 第17-18页 |
1.2.3.2 多孔性 | 第18页 |
1.2.3.3 具有不饱和金属位点 | 第18页 |
1.2.3.4 结构的多样性 | 第18-19页 |
1.2.4 MOFs材料的应用 | 第19-21页 |
1.2.4.1 催化应用 | 第19页 |
1.2.4.2 气体储存 | 第19-20页 |
1.2.4.3 生物医学 | 第20-21页 |
1.2.4.4 光、电、磁应用 | 第21页 |
1.3 金属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简介 | 第21-23页 |
1.3.1 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| 第22页 |
1.3.2 贵金属与非贵金属复合催化剂体系 | 第22页 |
1.3.3 非贵金属催化剂体系 | 第22-23页 |
1.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MIL-53(Cr,Al)负载Ru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AB水解释氢 | 第28-47页 |
2.1 前言 | 第28-29页 |
2.2 实验过程 | 第29-42页 |
2.2.1 MIL-53(Cr,Al)的合成 | 第29页 |
2.2.2 Ru@MIL-53(Cr,Al)的合成 | 第29页 |
2.2.3 催化剂性能与稳定性测试 | 第29-30页 |
2.2.4 实验表征 | 第30页 |
2.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2页 |
2.2.5.1 催化剂结构分析 | 第30-35页 |
2.2.5.2 催化剂形貌分析 | 第35-37页 |
2.2.5.3 催化性能及机理分析 | 第37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第三章 MIL-101负载Pd-Ni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AB水解释氢 | 第47-66页 |
3.1 前言 | 第47页 |
3.2 实验过程 | 第47-60页 |
3.2.1 MIL-101的合成 | 第47-48页 |
3.2.2 PdNi@MIL-101催化剂的合成 | 第48页 |
3.2.3 催化剂性能测试 | 第48页 |
3.2.4 实验表征 | 第48-49页 |
3.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60页 |
3.2.5.1 结构、形貌、组成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2.5.2 催化活性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2.5.3 反应活化能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2.5.4 稳定性分析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第四章 MIL-101负载RuCuCo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AB水解释氢 | 第66-85页 |
4.1 前言 | 第66页 |
4.2 实验过程 | 第66-78页 |
4.2.1 MIL-101的合成 | 第66-67页 |
4.2.2 RuCuCo@MIL-101的合成 | 第67页 |
4.2.3 催化剂性能测试 | 第67页 |
4.2.4 实验表征 | 第67-68页 |
4.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8页 |
4.2.5.1 晶体结构分析 | 第68-70页 |
4.2.5.2 比表面积分析 | 第70页 |
4.2.5.3 金属粒子价态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2.5.4 形貌分析 | 第72-74页 |
4.2.5.5 催化性能分析 | 第74-78页 |
结论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5页 |
附录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