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高钠盐和磷酸盐食品中铅镉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31页
    1.1 铅镉的性质、危害及污染来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铅的污染来源、性质和危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镉的污染来源、性质和危害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光谱法应用于重金属检测的研究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质谱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铅镉测定方法的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电化学分析法应用于检测重金属的研究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伏安法(Voltammetry)和极谱法(Polarography)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阳极溶出伏安法(Anodic Stripping Voltammetry,ASV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阳极溶出伏安法在重金属检测与分析方面的研究与进展第26-27页
    1.4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第28-29页
    1.6 主要研究内容第29-31页
第二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条件优化第31-55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仪器第31页
    2.2 仪器条件的优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仪器测定条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富集电位及时间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2页
    2.4 电解质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电解质种类的选择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电解质用量的选择第32-33页
    2.5 酸类型及酸度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HCl、HNO_3、HClO_4的比较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电位左偏的原因第35-36页
    2.6 缓冲液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 2.7 探索铅镉标液呈线性的中间浓度值第36-37页
    2.8 共存离子干扰第37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模拟20%盐分样品探索Fe~(3+)、Ca~(2+)、Mg~(2+)对NaCl溶液中铅镉峰形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Mg~(2+)对铅镉影响很大的原因的探索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21种杂质单元素对水作为底液中的铅镉峰的影响第41-52页
    2.9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2-53页
    2.10 检出限第53-55页
第三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调味品中铅镉第55-63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与仪器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5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7种离子的复合干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NaCl浓度对铅镉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酸类型及酸度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标准曲线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检出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方法学考察第61-6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四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鸡精味精中铅镉第63-79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仪器工作条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标准系列的配制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样品制备与测定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实验方法第65-6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6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第66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阳极溶出伏安法第75-7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五章 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磷酸盐食品添加剂中的铅镉第79-93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9-80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与仪器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样品处理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实验方法第80-81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8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酸的影响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磷酸氢盐浓度对铅镉出峰的影响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复合元素干扰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工作曲线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方法精密度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回收率实验第91-9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2-93页
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93-9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3页
    6.2 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工作第93-94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94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2页
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-103页
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酶催化的生物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
下一篇:微波加热制备镍基催化剂及其在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中的应用研究